曾站在美国军舰上,用中文警告我国海军的华人女兵,现在怎样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3:27 1

摘要:2019年10月,我国海警正在黄海例行巡航,突然一艘美国“斯特拉顿号”军舰闯入视线,紧张的局势瞬间升温。而就在这艘美方军舰上,一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女兵,站在甲板上,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向我国海军喊出一句令人震惊的话:

2019年10月,我国海警正在黄海例行巡航,突然一艘美国“斯特拉顿号”军舰闯入视线,紧张的局势瞬间升温。而就在这艘美方军舰上,一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女兵,站在甲板上,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向我国海军喊出一句令人震惊的话:

“我们不介意发动战争。”这句话不是出自外国人,而是出自一个中国面孔的嘴里。她的身后是悬挂着星条旗的军舰,而她瞄准的方向,却是自己曾经的祖国。她的名字叫郑浩儿,一个原本出生在上海的女孩。

当时,这件事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无数网友愤怒斥责她为“汉奸”“卖国贼”。而她本人却在接受美方采访时表示,“我感到非常骄傲,能代表美国说话是我的荣耀。”

六年时光过去了,这位让中国人怒不可遏的华人女兵,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她是否真的如愿以偿,融入了她梦寐以求的美国社会?还是说,一切只是昙花一现?

她有没有实现“美国梦”?又是否真的被美国人接纳了?

郑浩儿出生于1992年,老家在中国上海,从小生活优渥,家境殷实。10岁那年,父母因向往美国生活,带她举家移民。那是一个中国尚处于高速发展前期的时代,不少人觉得国外的月亮更圆,尤其是美国,看似遍地是黄金,人人受尊重。

在这样从小“崇洋”的家庭氛围中,郑浩儿对祖国的认同感逐渐被削弱。初到美国,郑浩儿对这个新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觉得新鲜。

可没过多久,她就尝到了现实的冷酷。在学校,她时常被同学孤立,甚至遭受歧视。有人当面嘲笑她是“Chink”(中国佬),有人在背后奚落她的长相和口音。她的自尊,被一层层剥落。

在一次聚会中,她试图融入白人学生的圈子,却被直接无视。她开始觉得,自己之所以不被接纳,是因为身上还有“中国人”的身份。她不理解,也不反抗,而是选择“逃避”——从语言、文化乃至情感上,都与中国切割。

她主动改掉了中文名,换成了一个地道的英文名字;她发誓再也不用中文;她甚至开始嘲笑中国的传统文化,称“中国太落后,太封闭”。

多年以后回忆起那个阶段,她曾坦言,自己“恨透了那个身份”。为了获得认同,她开始主动与其他华裔划清界限,当有中国同学在学校被欺负时,她不但没有帮忙,甚至还参与其中,以此博得美国同学的“欢迎”。

她彻底迷失在了迎合之中。大学毕业后,她发现,即使自己努力留学、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依旧难以获得理想的工作。没有绿卡,没有身份,处处碰壁。

她急于求变,听说加入美军可以快速获得身份,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她的父母一开始坚决反对,认为参军不是一条好路,更何况是为别国卖命。可她一意孤行,为了融入美国社会,什么都愿意放弃。

2018年,郑浩儿顺利进入美国海岸警卫队,穿上了那身她梦寐以求的军装。她以为,穿上这身衣服,就能改变命运,从此不再被白人看不起。但现实很快给了她一记重击。

她每天的任务不是训练作战,而是刷盘子、扫地、倒垃圾。哪怕穿着一样的军服,她依旧被视为“外人”。她没有机会接触核心岗位,更别说参与任何重要行动。她开始变得焦虑、急于表现。但无奈自身能力有限,又没有背景,只能等待一个机会。

2019年10月,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斯特拉顿号进入黄海海域时,美国军方临时决定,安排一名会中文的士兵向中国喊话。他们需要一个“符号”,一个能代表美国、但又具备中国背景的“代言人”。郑浩儿立刻毛遂自荐。

她终于等到了出头的机会。她站在甲板上,面对着遥远却熟悉的方向,用中文喊出那句惊世骇俗的话。美方很满意她的表现,还特地安排媒体对她采访,并将她的画面剪进了宣传片。

她一夜之间“红”了。那是她人生中最风光的一刻。美方媒体称她是“典范式的华裔军人”,她也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甚至开始发布一些针对中国的不实言论。她以为,自己终于被接纳了,终于成了“真正的美国人”。

可热度终究是短暂的。随着事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她的“价值”也被慢慢压缩。美军内部依旧没有重用她,她的职位并没有明显提升,只是普通士兵,工资也仅比最低档稍高一点。她依旧被安排做后勤杂活,甚至有时还要面对同僚的冷眼。

她真正想要的“平等”,并没有到来。更糟糕的是,由于她的“喊话”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国内不少人记住了这个名字。她的父母在美国的生活也受到波及,有人到他们的小店门口抗议,斥责他们“养出卖国贼”。他们无奈地搬家,换电话号码,尽可能低调生活。

就连她自己,也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六年过去,她依旧穿着那身军装,却早已没人再关注她。她的社交账号也逐渐停更,曾经的“网红”身份早已不复存在。她还是那个被排挤的华裔,只不过这次,她连“同胞”的身份也失去了。

她曾经对着中国海军说,我们不介意发动战争;如今,她连名字都不敢再提起。或许她以为,只要忠诚于美国,就能获得尊重;只要切断与祖国的联系,就能获得自由。可现实告诉她,一个人若是连自己的根都否定,又如何指望别人真正接纳?

她想融入的那个世界,从一开始就不曾真正接纳她。她以为自己爬上了高处,其实只是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她以为自己能代表美国,其实只是被临时叫出来的“传声筒”;她以为自己能摆脱过去,其实早已成为舆论的靶子;她以为自己走向了巅峰,其实不过是在高处摔得更惨。

现在,她依旧在美军服役,军衔只升了一级,薪资平平,地位普通。曾经的高光时刻,只是昙花一现。即便在美国,她也始终是个“外来者”。而她所背弃的祖国,如今早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

中国的强大不再需要任何外人来“证明”,更不需要“叛逆者”的回头。这个国家,有着足够的包容,也有着足够的坚决。郑浩儿曾经选择了远方,如今她只能独自面对选择的代价。

她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人看清:一个人可以选择离开故土,但不能背叛根脉;可以追求梦想,但不能践踏良知。她错的,不是选择了美国,而是选择了站在祖国的对立面。

郑浩儿的经历,是一场用身份换认同的赌注。她曾想用“背叛”换来“尊重”,最终却只换来更深的孤独。现实早已证明,一个不尊重自己国家的人,永远也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她的选择令人唏嘘,也值得警醒。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我,90后华裔女生,替美国向中国海警船喊话,感到十分自豪”

来源:博览历史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