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珍珠”里藏着“阳光味”——天生丽质的品质密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10:26 1

摘要:15-18克的饱满颗粒,60粒左右的规整串型,16% - 18%的清甜糖度,在西昌的葡萄园里,阳光玫瑰葡萄凭借稳定品质与浓郁风味走俏市场,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农户增收的“绿珍珠”。

15-18克的饱满颗粒,60粒左右的规整串型,16% - 18%的清甜糖度,在西昌的葡萄园里,阳光玫瑰葡萄凭借稳定品质与浓郁风味走俏市场,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农户增收的“绿珍珠”。

科技抢“鲜”

6月初,当周边葡萄园还处于挂果初期时,禾露农资公司通过促早栽培技术,率先迎来阳光玫瑰的丰收。

阳光玫瑰葡萄促早的核心在于精准调控环境。果园采用双层薄膜覆盖系统提高棚内温度,并配备8台温控锅炉调节生长环境,实现了比常规栽培提前1—2个月上市。与此同时,对醒芽、萌芽、开花、坐果到采摘的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使亩产量稳定在6000斤左右,糖度、色泽、口感均达优质标准。

科技的力量让“早一步”变成了“多赚一筹”。对于葡萄市场而言,通过促早技术栽培的阳光玫瑰不仅填补了空档期的市场需求缺口,还在单价、口感、糖度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据估算,运用促早技术后,阳光玫瑰亩产值可达6-7万元,较传统正季栽培亩均增收2-3万元,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冷链锁“甜”

8月初,在西昌建玲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串串晶莹葡萄通过冷链系统源源不断发往各地,日均发货量达10吨。

合作社拥有32间冷藏库,为种植户提供了“定心丸”。“冷链系统就是农产品的‘时间保险柜’。”合作社理事长高建玲介绍,通过冷库保鲜和错峰销售,不仅能稳住保底收购价,还能提升市场收益。农户在获得收购保障的同时,还能在包装车间务工增加一份收入,实现双重增收。

作为产销链条上的关键一环,收购商对品质的感知尤为直接。吉果仓负责人表示:“西昌葡萄品质稳定,像克瑞森葡萄,硬脆口感、高糖度和耐储运的特性,使其在冬季市场尤受欢迎。我们将优质果供应给高端商超,消费者愿意为可靠品质买单,这就是市场底气。”

西昌阳光玫瑰的“甜蜜进阶”,离不开政策的精准赋能与全周期护航。西昌依托独特气候优势,围绕产业规划、标准建设、品牌培育、链条延伸等维度,系统化推动葡萄产业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核支撑”。

在顶层设计上,《西昌市现代农业(葡萄)产业园区规划》等蓝图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关于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提供资金与资源支持。2022年,西昌成功获评省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这也是政策引领下产业升级的生动例证。

技术突破背后,是政策推动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针对欧亚种葡萄受干湿气候限制的问题,政府联合农业科技人员和种植户研发设施避雨技术,使阳光玫瑰、克瑞森等优质品种实现规模化种植;同时,与中国农科院共建试验站、与四川省农科院成立葡萄研究中心,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田间生产力,推动设施化、标准化水平跃居全国前列。

各环节企业均以品质为核心发力。月城明珠种植基地负责人表示:“我们严格遵循技术规程,从种植到采收全程精细管理,保证葡萄颗粒饱满、糖度达标、带有自然果香,即便市场行情波动,优质果收购价仍高于普通果品,这让我们更坚定抓品质的决心。”

质量安全是产业生命线。借助“农小云”溯源平台,实现“一果一码”全覆盖,并投入10万元免费发放溯源码;配合农药残留速测与“三品一标”基地建设,从源头筑牢质量防线,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品牌建设依托政策培育。从“西昌葡萄”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到“中国晚熟葡萄之乡”的金字招牌,再到“月之吻”“安宁谷”等企业品牌崛起,形成三位一体品牌矩阵。连续多年亮相农博会,并借助网红直播扩大声量,使这颗“阳光果”从安宁河谷走向全国、远销海外。

建链促“销”

近年来,西昌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元渠道拓展和创新营销模式,实现了葡萄产业品牌影响力与市场销量的双提升。2024年,西昌市葡萄协会联合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网红达人直播带货和AI数字人直播,完成36次原产地视频拍摄,制作8700余条短视频,累计曝光约3900万次。通过新媒体形式生动展示产品特色,区域公用品牌的线上影响力进一步强化。

瑞幸农业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时发现,消费者对葡萄品质的关注持续上升:“通过直播展示标准化种植过程,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西昌葡萄的品质。即使价格略高,优质果的复购率依然很高,这说明品质才是市场的底气。”

同时,西昌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全链条、多元化的产业生态。今年培育的凉山正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昌佳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凉山州优品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家规模主体,已建成全自动清洗线、速冻隧道、挑选线、烘干线等设施,实现日加工葡萄450吨,累计加工量达10万吨。

以葡萄产业为核心,西昌深度联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绘就“产业旺、生态美”的乡村发展新图景。西昌正大酒业依托邛海泸山景区优势,建设集观光、餐饮、康养、住宿于一体的“葡萄+智慧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增收;安宁镇凤凰村打造凤凰葡园3A级景区,通过葡萄采摘乡村游和农家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同时完善道路、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幸福阳光康养中心和葡萄文化长廊,形成“产业旺、生态美”的乡村发展典范。

葡萄产业的发展还辐射带动了分选包装、劳务派遣、冷链物流、钢材建筑等配套行业协同发展,形成“生产+加工+服务+文旅”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完整性与抗风险能力。

未来,西昌将继续组织种植大户和营销企业参加葡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推广优质葡萄;鼓励农户通过直播带货拓展销售;鼓励企业延伸加工链条,在现有速冻果、葡萄干、葡萄酒、果酱、冻干等产品基础上,开发果酒、果醋、葡萄籽油、葡萄皮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探索葡萄藤、葡萄籽等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料,实现“全果利用、零废弃”,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从政策规划的引领,到科技赋能的突破,再到品牌培育的价值提升,这颗带着阳光温度的葡萄,早已超越了“水果”的定义——它是农人手中的“致富果”,是产业升级的“金名片”,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用甜蜜书写的鲜活答卷。

来源:西昌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