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文县法院碧口法庭通过精准识别、先予执行等一系列高效举措,成功化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与一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实现了纠纷化解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双赢”,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近日,文县法院碧口法庭通过精准识别、先予执行等一系列高效举措,成功化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与一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实现了纠纷化解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双赢”,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建设工程合同纷争牵出欠薪隐情
2022年,某建筑公司中标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张某从该建筑公司承包部分工程,并按照规定时间入场施工。双方于2022年12月补签《建设工程劳务合同》,约定施工内容及工程价格。该项目于2023年9月经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但张某与该建筑公司因工程项目结算产生争议。双方经多次商议无果,张某将该建筑公司诉至文县法院碧口法庭,要求该建筑公司支付工程款本金一千五百余万及利息,同时申请对该建筑公司进行财产保全,并对其完成的施工项目进行造价评估。
“法官,我们要起诉张某,他拖欠我们的工资!”
在办理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过程中,四十六名农民工又将张某及该建筑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劳动报酬一百二十余万元。承办法官敏锐察觉到,原告张某多次提及因工程款未能及时到位,导致其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张某所说的“严重困难”很可能就是这起合同纠纷背后隐藏的欠薪纠纷。了解到这一关键信息后,承办法官当即意识到,若不及时解决欠薪问题,不仅会损害劳动者权益,还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更加影响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最终化解。
精准识别 双案并解 民生优先
为确保纠纷彻底化解,避免程序空转,文县法院决定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与追索劳动报酬案进行关联处理。经法官调查核实,追索劳动报酬案件事实清晰、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涉及农民工基本生活保障这一民生问题。为最大限度缩短办理周期,文县法院启用“涉薪案件优先通道”,快速完成立案、审查,并作出裁定,由执行法官第一时间与该建筑公司沟通,向其送达先予执行裁定书,阐明拒不履行的法律责任,督促建筑公司履行义务。经过法官多次沟通,在告知该公司法律义务并经得张某本人和该公司同意后,文县法院多部门联动,采取“定向解冻+资金监管”方式,优先从建工合同纠纷财产保全账户中进行解封、划拨,四十六名农民工顺利拿到各自薪酬,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在农民工工资问题顺利解决的同时,文县法院抽调建工领域办案法官组成合议庭,依法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公开开庭审理。为妥善解决矛盾纠纷,承办法官多次前往该建筑公司与企业负责人耐心沟通,反复释明法律法规,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背靠背”疏导,通过讲案例、摆事实,算清时间账、经济账,安抚双方情绪,为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奠定基础。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趁热打铁,迅速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调解。经过多番协商,最终,原告张某与该建筑公司根据司法鉴定意见,就工程款数额、支付期限等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于达成当日履行到位,该起标的额巨大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得以案结事了。
文县法院通过“一案引一案”关联处理双案并解,“以保促调、以保促执、以保促履”,保障民生“焦点”,打通纠纷“堵点”,在优先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同时,为优化营商环境、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不仅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更加彰显了司法为民的速度与温度。
来源:陇南文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