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个普通人有多难?比现在苦100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19:51 2

摘要:穿越回古代的第一步,当然是找个好人家投胎了。但是投胎是个技术活儿,有鉴于古代十之八九的人口都在从事农业生产这一既定事实,想要避开农家,投身到帝王将相家里,概率堪比中彩票,咱还是按更常规的可能性来走。

穿越小说里,主角回到古代,总能凭借现代知识叱咤风云,封侯拜相,走上人生巅峰。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咱们就来一场“沉浸式穿越”之旅,看看在古代当个普通人,到底有多绝望。

穿越回古代的第一步,当然是找个好人家投胎了。但是投胎是个技术活儿,有鉴于古代十之八九的人口都在从事农业生产这一既定事实,想要避开农家,投身到帝王将相家里,概率堪比中彩票,咱还是按更常规的可能性来走。

大概率的,咱们投身农家,成为了一位农家子弟。然后咱就拥有了自己的身份:农户。如果咱这一代完不成逆袭的话,那么子孙后代基本上也是这种户籍,不存在随随便便改变户籍的可能。

当农民特别的辛苦,尤其是在没有现代化器械助力的古代。从春耕到秋收,需要完成锄地、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劝助、收获、蓄积等一系列繁重劳动,每一项都能累断腰。

日常作息:天蒙蒙亮,咱就得被父母叫起来干活儿了。吃完早饭再走?不存在的,顶多让你垫两口。这一干就会干到日上三竿的八九点钟,才能回家吃顿正经饭。

吃完饭可以歇会儿不?要干一些室内能干的活儿,下午再去地里一直干到日落西山。

农忙期(4-8月):农忙的时候工作量要翻倍,往往要从白天干到夜里,这是全年最为辛劳的时间段,往往能累到站着睡着。

农闲期(9月-来年3月):农闲时能随意休息?非也。这个时候,咱要完成朝廷下派的苦役工作,比如刨坑、运土、伐木、扛梁、搬砖、修坝等等,全是重体力,也叫正役。如果工期催得很紧,是没时间休息的,极端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把人累死。

除了正役,还有运送粮食、货物这类运役,以及烧炭之类的苦役,个个都会榨干咱们的体力、精力。

好烦,天天干这些活计猴年马月能翻身啊?于是咱有了做一点小生意的想法。

在古代士农工商,做商人地位排老末,得看人脸色。咱倒也不在乎,能赚钱就行了,谁还能嘲笑一个有钱人不成?

但问题是市场上的需求太少了,当时最常规的消耗品也无非就是草鞋之类的东西。咱只能效仿刘皇叔,在家里编织一些草鞋、凉席之类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售卖。

但是由于老百姓普遍太穷,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支配的余钱,这导致即便咱的东西质量过硬,也很难卖出量来。真正有能力消费的是少数富人,他们可以买布鞋,买靴子,才不会买咱的草鞋。

那不如做点布鞋和靴子呢?且不说手艺上咱拿不下来,购买原材料的钱咱也很难凑出来。

鞋子生意做不下去,咱又动起了做饮食生意的脑筋,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卖吃的还能没销路?

可惜咱们将很快发现,有能力买食物的,还得是富贵人家。

普通人平时连红薯、高粱、豆子都不管饱,甚至还得吃糠咽菜,哪有什么余钱去你这里下馆子,吃炒菜?

如果赶上年景不好,苛捐杂税又多的时候,农民们就更没有可能上街消费了。

好吃的东西不“刚需”,那就卖点儿刚需必备的吧,比如盐,家家户户都缺不了吧?

卖盐确实算是一个出路,可问题是盐铁这些生意是由官府垄断的。你想去贩盐,就得冒着生命危险跟官府对着干,做亡命之徒。为了赚点儿钱丢小命,不值当的啊。

干农活苦,干徭役苦,干买卖难,真不知道咱还能做点儿什么。偏偏这个时候遇上了荒年、灾年,可能连最基本的糊口的饭都保证不了啦,只能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里讨口饭吃,沦为流民。

可是城市里也养不起这么多流民,无数人衣食无着,居无定所,真还不如当农民呢。

既然种地、经商都没出路,那不如我好好学习,考科举吧?

考科举确实是为数不多的改命途径。可问题是,科举的录取名额太少太少了,

明清时期,秀才录取率不到1%,举人、进士更是凤毛麟角,只有极少数的天才人物才能突出重围,比今天考清华北大难十倍百倍!

而且想要通过科举,也不是一年半载之功,你得经年累月地沉浸在书本里。家里少你一个劳动力不说,还得给你交束脩(学费)、买典籍、买笔墨纸砚,你觉得这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能负担得起的事情么?

所以想做一个读书人,也难。

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如果条条大路都是绝路呢?

作为古代人,想要逆天改命,难度系数还真不是盖的啊!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来源:晴朗文史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