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入关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干了多少件惨无人道的事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03:01 2

摘要: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城建立了大顺政权自立为帝,明朝灭亡,末代皇帝崇祯在景山自缢,四月二十二日,时任辽东总兵的吴三桂迎清兵入关,李自成失去了对山海关的控制,五月,多尔衮率清兵攻占北京城,李自成败走。清王朝正式入主中原,那么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城建立了大顺政权自立为帝,明朝灭亡,末代皇帝崇祯在景山自缢,四月二十二日,时任辽东总兵的吴三桂迎清兵入关,李自成失去了对山海关的控制,五月,多尔衮率清兵攻占北京城,李自成败走。清王朝正式入主中原,那么在清王朝入主中原后,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干了多少惨无人道的事情呢?

一、扬州十日: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明朝残余势力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推举福王朱由崧为帝,意图对抗入关的清军,1645年(清顺治二年)三月,豫亲王多铎奉摄政王多尔衮之命南征,所到之处望风而降,并没有遇到过有效的抵抗,四月,多铎劝降扬州城时,在南明将领史可法的带领下,全城军民顽强抵抗,给清军造成了重大损失,此战持续了数日,四月二十四日,多铎调集红衣大炮轰击扬州城,史可法向南明朝廷求援被拒,二十五日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宁死不降,被多铎下令斩首示众。

史可法

扬州城破后,因扬州百姓积极协助守军抵抗清兵,从而引发了清兵的怒火,自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被攻克的当日起,清兵展开了惨无人寰的屠杀,清兵先是以“献财免死”来诱骗百姓,随后聚拢到一块集体屠杀,并纵火焚烧民宅,有幸存者害怕受到清军侮辱,选择在家自焚,也有人躲在寺庙、祠堂之中被清军找到逐一杀害,屠杀从四月二十五日到五月初才渐渐停止,五月二日,清军“封刀”并毁尸灭迹,据《扬州十日记》记载当时的景象为:“堆尸如乱麻,血流入水碧”焚尸薄记录扬州城有超80万具尸体。

扬州十日画作

二、嘉定三屠:1645年,清军在多铎、李成栋等将领的带领下,挥师南下,迅速击溃南明朝廷统治下的嘉定地区,为强化对汉人的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了剃发令,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一行为摧毁了汉族人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理念,激起了嘉定百姓的强烈反抗,以乡绅侯峒曾为代表带领嘉定乡民约两万人起兵反清,7月4日,清军将领李成栋率领5000清兵围攻嘉定,由于乡民缺乏训练被清军骑兵冲散,李成栋下令用红衣大炮轰开嘉定城门,嘉定失守,侯峒曾被杀,李成栋下令屠城持续三日约有3万无辜百姓遇害

侯峒曾

第一次屠杀过后,李成栋率领清军离开嘉定城,躲过第一次屠杀的幸存者开始返回城内,回城后他们在一个叫做朱英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约2000余人,在城内开展诛杀投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廷委派官吏的战斗,然而此事很快被李成栋得知,派兵杀入城里,不管男女老少通通诛杀,甚至将许多还在睡梦中的无辜百姓一一杀死,此乃嘉定遭遇的第二次屠杀

李成栋

第二次屠杀过了二十多天之后,南明将领吴之藩率领军队残部反攻嘉定,嘉定百姓知道后纷纷出城投靠吴军,在趁清兵猝不及防的时候,吴之藩下令攻打城池,清兵溃败而逃,李成栋在得知后,亲率两万清兵反扑,由于吴军军队之前已被清兵击败过,再加上有很多并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平民,在战场上和李成栋遭遇后,很快便被打的溃不成军,李成栋在打败吴之藩后,下令第三次屠城

三、江阴八十一日:这场屠杀事件还是发生在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自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后,江阴县新任县令方亨为了迎合谄媚清廷,强行在江阴县中执行剃发令,这一行为引发民众激愤,民众高呼:“头可断,发不了剃”的口号,攻入县衙将方亨斩杀,并推举前朝典史阎应元为首领,聚集军民十万余众开始进行抗清斗争,清廷先后调集二十五万清兵围剿江阴,8月,清军以巨型火炮轰开江阴城门,江阴城破,阎应元在于清军搏斗中身中数刀身亡,清军屠城三日,城内仅有53人藏于古塔幸存,其余皆被清兵杀害

阎应元

因阎应元率10万军民抵挡住了二十五万清兵达到了整整81天所以这场时间也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在阎应元死后的100年后,1745年(乾隆十年),乾隆皇帝追谥其为“忠烈”,并建祠堂用于纪念阎应元)

来源:安妮雪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