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扬州后曾十日不封刀,屠城80万人,百年后人们才知道真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12:08 2

摘要:1644年春,春风尚未吹绿江南岸,清朝的铁骑便如破竹般横扫明朝的西北边疆。多尔衮,这位清朝的实际掌权者,眼见西北的战事已平,决定派遣他的弟弟多铎,率领大军南下,目标直指繁华的江南。

一个王朝的建立总是伴随着无数人的流血牺牲,看看古代的那些开国帝王吧,哪一个不是从尸山血海中走过来的?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也是极其血腥的,清军入关后,为了拿下扬州,曾经进行过一次大屠杀。

面对扬州守将史可法的玩命抵抗,清军领袖多铎怒而屠城,这场浩劫让80万百姓丢掉了性命,而历史的真相在百年后才为人所熟知。

一、攻打扬州

1644年春,春风尚未吹绿江南岸,清朝的铁骑便如破竹般横扫明朝的西北边疆。多尔衮,这位清朝的实际掌权者,眼见西北的战事已平,决定派遣他的弟弟多铎,率领大军南下,目标直指繁华的江南。

豫亲王多铎带着他的精锐部队,浩浩荡荡南下,他们的军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伴随着铁骑的蹄声,震动着每一寸土地,沿途的明朝总兵,在清朝的强大军力面前纷纷投降。

然而,明朝的一些忠诚将士并未放弃抵抗,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成为了抵抗清朝的重要阵地。

以史可法为首的爱国将士们,决心固守这座城市,拒不投降,他们知道,一旦扬州失守,清朝的铁蹄将更加肆无忌惮地践踏明朝的土地,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信仰,他们坚守在城墙上,与清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之前,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已经投降了清朝,但此事史可法不知,他带着军队进入了扬州城,打算直接将史可法绑了交给多铎。

然而,史可法却毫无惧色,坦然面对这种情况,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棲凤,说道:“我史可法身为国士,理应保卫明朝的疆土,如今大势已去,城里有想去满清讨荣华富贵的,我不拦着,可我宁死不从,我誓死保卫扬州,绝不后退半步。”

李棲凤听到这话后,心中不禁一颤,他曾经与史可法并肩作战,深知这位将军的忠诚和勇气。他低下头,心中五味杂陈。

而此时,只剩下淮扬总督与史可法一同守城,他们的军队人数远远少于清军,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不退一步。

多铎对史可法的勇气深感敬佩。他派出使者劝降,但史可法坚决拒绝了,他明白,即使自己投降清朝,也无法改变明朝的命运,与其屈服于侵略者,不如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尊严。

多铎无奈之下,下令数十门红衣大炮齐发,对扬州城进行猛烈的攻击,炮火轰鸣,硝烟弥漫,城墙在炮火中颤抖,砖石飞溅。

史可法和他的将士们依然坚守在城墙上,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一天过去了,清军的炮火愈发猛烈,扬州城终于失守了,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史可法和他的将士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和信仰的力量,他们的牺牲,成为了明朝最后的荣耀和悲壮的挽歌。

二、屠城

扬州城破之后,史可法依然坚守信念,不向清军投降,多铎无奈之下,下令处决这位忠贞的将军,史可法英勇就义,他的鲜血染红了扬州的土地。

多铎心中清楚,扬州的百姓才是最大的隐患,他们受史可法的影响,对清军抱有深深的敌意,这样的情绪若不加以压制,将对清朝未来的统治构成威胁。

多铎继承了祖先的残忍与野蛮,他决定以最极端的方式,让扬州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人,他宣布十日不封刀,放纵手下士兵在城中烧杀抢掠。

那十天,是扬州百姓永远的噩梦,清军士兵们肆意妄为,无恶不作,他们闯入民宅,抢夺财物,凌辱妇女,杀害无辜,百姓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却无处可逃。

清军将老百姓骗出家门,然后将数十名百姓捆绑在一起进行集体处决,一根根长矛就这样刺入他们的胸膛,几十个人霎时间一命呜呼。

不仅如此,面对四处逃窜的老百姓,清军也不放过,他们将百姓赶到小巷子里,后面的清军拿着刀追,前面的清军则对逃来的百姓进行驱赶,最终将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逼到一个角落里杀掉。

每天,扬州城的尸体都在增加,没有人知道这样的噩梦还会持续多久,只是街道上的断臂残肢在为这座古城中的百姓哀嚎着。

十日之劫过后,扬州城变成了一座死城。据统计,有80万无辜百姓在这场浩劫中丧生,他们的血肉之躯,构筑了清朝统治的基石。

三、事件的真伪

多年以后,有历史学者对扬州十日的真相进行了解读,他们认为,扬州十日的说法也许是假的,理由是以扬州这样不足4平方公里的面积,难道真的住得下八十万人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关于扬州十日的记载并不只有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然而,这本书作为记载这一事件的代表性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这一时期的重要视角。

尽管有人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认为其描述混乱,甚至可能是孤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与此同时,多铎的书信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这一事件的另一重要线索。从他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扬州的顽强抵抗。

这并不能直接证明多铎屠城的事,历史学家张德芳先生的观点是,即使多铎真的进行了屠杀,死亡人数也不可能是传说中的80万,此外,关于屠杀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十天,另一种则认为是五天。

根据已知信息,多尔衮命令多铎南下时强调了速战速决的战略,因此,多铎在扬州的滞留时间可能只有五天,而不是传说中的十天,这意味着清兵的屠城时间实际上只有五天。

无论具体的死亡人数和屠杀时间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这一事件对扬州人民的深远影响。

扬州十日是一个悲剧,是多铎和他的清兵对扬州人民的残忍行径,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铭记在心的历史教训,它提醒我们尊重生命,珍视和平,同时也要警惕暴力和残忍的行径。

来源:文史武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