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遵化正式亮相历史是在五代时期,五代后唐时被正式命名为“遵化县”,“遵化”即“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之意,看来当时也是边陲不毛之地。到了清代,因建清东陵被康熙升为“遵化州”。遵化才广为人知。
美食是一种符号,能够记住一个地方。
遵化,是联合国认证的千年古县。
春秋时期的无终国,核心就在遵化、玉田一带。
遵化正式亮相历史是在五代时期,五代后唐时被正式命名为“遵化县”,“遵化”即“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之意,看来当时也是边陲不毛之地。到了清代,因建清东陵被康熙升为“遵化州”。遵化才广为人知。
遵化的长城历史比较早,北齐就有,现在的明长城是当年戚继光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建的。现在鹫峰山最险峻的长城,一段是北齐,比较窄,一段比较宽,是明长城。
鹫峰山有两座千年古寺,一个是栖云寺,一个是禅林寺,栖云寺始建于隋代,而禅林寺最早应该是建于前秦时期。
都是千年古刹。
遵化,因为清东陵在此,有好几个满族守陵村,如西沟、凤凰台、马兰峪、惠营房等等,生活着大量守陵满人后裔,而且是正宗血统满人,所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满族习俗和饮食,如八大碗、旗人炖牛羊肉、十四爷烧鸡、东陵糕点、饹馇等等。
不过,我觉得很有代表性的就是汉族扒猪脸和满族的十四爷烧鸡。
扒猪脸是源于遵化东旧寨的汉族特色美食,据说历史比较久远,能追溯到唐朝李世民,李世民东征高丽,途径东旧寨,临时扎营休息,发现历经战乱的老百姓生活挺苦,于是将随军猪牛羊赏给了当地百姓,最好就剩下一个猪头,伙夫正发愁怎么做呢,忽然有匪来袭,伙夫慌忙中将猪头扔进煮肉的汤锅,就出去参战了,等战斗结束了,李世民饿了,才发现猪头已经煮的软烂喷香,李世民可能是饿了,吃的很香,大加赞赏。
遵化东旧寨扒猪脸,做法没那么复杂,先卤煮,然后熏制,所以色泽红亮、肥瘦相间、软烂不腻,很多家庭的妈妈都会做,尤其过年,必须要做。
在很多地方,猪头肉是凉菜,煮熟后压猪头肉,而遵化东旧寨扒猪脸,也是猪头肉,做的跟肘子一样,没有腥味,热吃,和小葱一起卷饼或白面小饼吃。
遵化马兰峪十四爷烧鸡,是满族特色小吃。
据说与康熙十四皇子允禵有关,雍正二年,允禵被贬到遵化守景陵,心情郁闷,茶饭不思,急坏了厨子。于是采用宫廷御膳房的制作方法,取材遵化本地农家鸡,做了个熏鸡,允禵很高兴,就此流传开来,所以称为十四爷烧鸡。
十四爷烧鸡,就是熏鸡,采用2年以上的农家鸡为原料,先用中药卤料腌制,然后卤煮,最后白砂糖熏制上色。
不过熏制成熟的鸡,需要晾晒后才能食用,这样的熏鸡,色泽暗红,年代感很强,肉质紧致,最好撕着吃,能拉丝,但并不柴,咸香软嫩,口感干香没有油腻感。
马兰峪十四爷烧鸡,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在已经是唐山宴标志性美食。
来源:散文作者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