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太可怕了!你完全无法想象,新冠病毒最强变种奥密克戎,竟然可能在感染一名美国男子两年多的时间里,悄悄完成了一次“内部演习”!
这太可怕了!你完全无法想象,新冠病毒最强变种奥密克戎,竟然可能在感染一名美国男子两年多的时间里,悄悄完成了一次“内部演习”!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刚刚发表在9月《柳叶刀·微生物》上的真实研究。它揭开了一个让我们后背发凉的现实:在我们的世界里,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人形病毒培养皿”,而一个持续了750天的新冠感染病例,就是其中之一。
一座行走的病毒进化实验室!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41岁的美国男子,他同时也是一名晚期艾滋病(HIV)患者。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他的免疫系统早已不堪一击,CD4细胞计数不足35(正常人是500-1500)。
正因如此,当新冠病毒在2020年5月找上他时,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开始了。
这并非我们常说的“长新冠”——即病毒清除后,症状依然迁延不愈。恰恰相反,这是病毒在他体内“安营扎寨”,持续复制和感染长达750多天,直到他因其他原因离世。
在这漫长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病毒的“演化加速器”。
科学家们对他不同时期的病毒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震惊了所有人:
惊人的突变速度:病毒在他一个人体内的变异速率,竟然和当时病毒在整个社区人群中的传播变异速率几乎一样快!
奥密克戎的“预演”:最关键的是,病毒在他体内出现的许多突变,竟然与后来席卷全球的奥密克戎(BA.1和BA.2)惊人地“殊途同归”。研究发现,有10个刺突蛋白上的关键突变与奥密克戎的定义突变位置相同。
时间上的铁证: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9个“奥密克戎式”突变,在他体内出现的时间早于2021年11月——那正是奥密克戎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的前夕!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奥密克戎这个“大魔王”登上世界舞台之前,相似的进化路径,已经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感染者体内悄然上演,病毒趋同进化了!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病毒的演化却踏入了同一条河流。
这项研究为“新变种可能源自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感染”的假说,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那么,最可怕的问题来了:新变种会从他身上传播出来吗?
幸运的是,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研究团队将该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与全球数据库中的数百万条序列进行比对,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病毒从他身上发生了“外溢”传播。
为什么会这样?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一种“进化的权衡”。
病毒为了攻克一座“孤城”,可能忘记了如何征服整个“世界”。
也就是说,病毒在长期适应这名单一患者的独特免疫环境时,可能变得“特化”了,反而牺牲掉了在不同人群中高效传播的能力。这给了我们一丝喘息的机会。
但你别急着松气,因为这才是真正细思极恐的地方!
虽然这一个案没有引发新的传播链,但它验证了一个可怕的可能性:这类长期感染就是新变种的“温床”。
放眼全球,在2023年底,仍有约23%的HIV感染者(近920万人)没有接受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每一个未被有效治疗的免疫缺陷患者,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下一个新变种的“摇篮”。
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之下,可能还潜藏着无数个这样的“人形病毒培养皿”。
这项研究最终指向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我们必须为所有人,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治愈这些长期感染者,不仅是挽救他们的生命,更是在保护我们所有人,避免整个世界再次陷入新型变种的阴影之下。
这无关歧视与指责,这只关乎科学与人类共同的未来。
参考文献:
Velasquez-Reyes, J. M., Schaeffer, B., Curry, S. R., Overbeck, V., Sher-Jan, C., Taylor, B. P., Turcinovic, J., Kuppalli, K., Connor, J. H., & Hanage, W. P. (2025). Characterisation of a persistent SARS-CoV-2 infection lasting more than 750 days in a person living with HIV: a genomic analysis. The Lancet Microbe, 6, 101122.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