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栽葱、浅栽蒜”,种大蒜到底种多浅,不要被字面意思给忽悠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22:59 1

摘要:于是有很多人照本宣科,真的“浅栽蒜”,把蒜瓣种得浅浅的,结果疯狂出现跳蒜、根系出土现象,难道古人的智慧是错的吗?

“深栽葱、浅栽蒜”,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于是有很多人照本宣科,真的“浅栽蒜”,把蒜瓣种得浅浅的,结果疯狂出现跳蒜、根系出土现象,难道古人的智慧是错的吗?

其实,关键的问题在于两点,第一是这个“浅”说得太模糊了,一指深也是浅,一指甲盖深也是浅,究竟按哪个?第二是操作没说明白,不能仅仅栽浅就完事了,还要多做几个小步骤。

所以针对大蒜栽种深浅的问题,下面好好说清楚,供大家参考。

所谓“浅栽蒜”,到底多浅算浅

古人说蒜要浅栽,不是没有道理的。蒜瓣的根从底下长,埋深了,芽还没钻出地面就耗光了力气,苗自然长得又慢又弱。

而且土埋得太厚,地温低,透气差,蒜瓣容易烂,不长根也不出芽,最后直接闷死在土里。

所以确实不能深埋。

但你要是真信了“浅栽”两个字,随手一丢,盖层薄土,露半截在外面,那同样也完蛋了。

蒜瓣埋得太浅,根扎不深,一浇水土就冲开,蒜瓣直接被顶出地面,这叫“跳蒜”。

而且,太浅了根还会冒出来,这能活?芽刚冒头就东倒西歪,长出来的苗弱不禁风。

所以,这个“浅”字,不能只字面理解。

那到底多浅才算“浅”?有标准

第一,深度控制在3到5厘米,这个深度是无数种蒜人总结出来的经验,3-5厘米深,根刚好能扎稳,芽能轻松顶出来。有些老农说一寸半到两寸,其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别把蒜尖露出来。种的时候蒜瓣顶部最好和土面平齐,或者略低一点,盖土后不露尖。 露尖了就容易干,也容易被鸟啄。

第三,看土质定深浅。沙土地松,透气好,可以稍微种深一点,比如贴近5厘米;黏土地板结重,透气差,就得种浅一点,3厘米左右最安全。别不管什么地都一个深度,那叫死板。

所以说,所谓的浅,就是这三个标准,古人说话,讲究微言大义,一个字的内涵有很多,千万别望文生义,照本宣科。

“浅栽蒜”的具体手法

但是,哪怕你弄好浅度,有时候也种不好,为什么,因为还有别的操作小细节,要弄到位。

首先,种完了之后,要盖上1到2厘米厚的土。不能种多深盖多深,种的时候挖3厘米,盖土就盖3厘米,那叫没动脑子。盖土要比种植深度薄一点,这样既保温又不压苗。土都不盖匀,蒜能长好才怪。

其次,在播种之前,要浇水,提前软化土壤,而不是播种后。先浇水让土沉实一点,再种蒜,蒜瓣不容易下陷过深。你要是种完再浇,水一冲,土一下沉,蒜就被埋深了,浅种变成了深种,白忙一场。

最后,盖完土,一定要轻轻把土压一压。可以用铁铲拍一拍,也可以用鞋踩一踩,随便你,目的就是让土和蒜瓣贴紧,避免出苗时土松把蒜瓣顶出来。不压实的话,浇水或下雨后土表容易结壳,苗顶不出来,憋死在下面。

所以,种蒜不是挖个坑丢进去就完事了,手法不对,再好的深度也白搭。

以上两点做不到位,容易出现的问题

你要是深度没控好,或者手法不对,麻烦就来了。

第一个是跳蒜。蒜种浅了,但没压实土,浇完水土一沉,蒜瓣直接被推到土面上,根露在外面,太阳一晒就干巴,没几天就死了。

第二个是根系出土。和跳蒜类似,根长出来了,但土没盖住,根悬在空中吸不到水,苗越长越黄,最后枯死。这种苗根本站不稳,风一吹就倒。

第三个是出苗不齐。埋深了的出不来,埋浅了的被晒干,还有的被土块压住顶不破,一块地稀稀拉拉几根苗,这种苗就算长出来也强弱不一,收成根本没法看。

所以,一定要做好以上步骤。关于种植有很多的俗语,听着朗朗上口,但千万别就字面意思行事,背后往往浓缩了很多细节,都是需要实践验证出来的。

来源:小农民挖穿地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