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被市场誉为“新美联储通讯社”的资深记者Nick Timiraos所描述,今晚美联储即将召开的议息会议,堪称多年来最为特殊和复杂的一次。市场普遍预期,由于近期就业增长呈现放缓趋势,美联储极有可能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
正如被市场誉为“新美联储通讯社”的资深记者Nick Timiraos所描述,今晚美联储即将召开的议息会议,堪称多年来最为特殊和复杂的一次。市场普遍预期,由于近期就业增长呈现放缓趋势,美联储极有可能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早在上月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已经释放出即将转向宽松政策的信号——他当时明确表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心正从抑制通胀转向关注就业市场表现。
尽管美联储时隔九个月再度启动降息本身已足够吸引全球目光,但今晚会议的看点远不止于此。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是,直到会议召开前一天,本次会议的参会官员名单才最终确定。这一异常情况背后,是近期美联储高层人事的剧烈变动与政治博弈的加剧。
本周一,美国参议院仅以微弱的一票优势,批准了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担任美联储理事的提名。同样在周一,另一位美联储理事库克经历了与特朗普政府的法律纠纷后,最终得以留任。这两位被外界视为特朗普“亲信”与“政敌”的人物同时出现在议息会议上,很可能引发美联储内部的政策立场分歧,甚至公开争论。而特朗普本人本周已公开喊话,要求美联储实施“大幅降息”。
近期一系列不及预期的经济数据加剧了市场对美国劳动力市场放缓的担忧,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消费支出与整体经济增长。然而另一方面,通胀水平仍高于美联储2%的政策目标,加之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推高物价,这使得部分决策者对过快降息持保留态度。
因此与去年9月单次降息50个基点的激进做法不同,目前市场主流预期仍集中在25个基点的温和调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利率市场上已有部分交易员开始押注更大幅度的宽松。一些大胆的市场参与者甚至预期今晚就可能出现50个基点的降息,因此这一可能性目前并不能完全排除。
研究员Ed Bolingbroke发现,本周一出现了一笔史上最大规模的联邦基金期货大宗交易,涉及84000份10月合约,每个基点波动对应的风险敞口高达350万美元。从交易价格和时机判断,这很可能是一位买方机构在对冲美联储今晚意外降息50个基点的风险。这种市场动向表明,虽然25个基点的降息是主流预期,但更大幅度宽松的可能性正在被严肃对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顾7月会议,当时已有两位美联储理事——沃勒和鲍曼——对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投下反对票,呼吁更早开始降息。而今晚的会议,预计将出现更为明显的意见分歧。许多观察人士认为,若美联储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很可能同时面临来自鸽派和鹰派两方面的异议:一部分官员可能认为降息幅度不够,另一部分则可能认为根本不应该降息。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吉姆·里德警告称,美联储内部的政策分歧可能达到数十年来最尖锐的程度,主席鲍威尔协调各方立场的能力将面临空前考验。他指出,FOMC内部可能出现三位委员支持降息50个基点,同时有一到两位委员主张维持现有利率水平。若此情况成真,这将是自1988年以来首次出现至少三位委员持不同意见的会议,也是自2019年9月以来首次鹰鸽双方同时出现异议。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随着被称为“海湖庄园协议”设计师的米兰加入美联储,被视为特朗普“自己人”的美联储官员阵营进一步壮大。米兰、沃勒和鲍曼今晚都可能投票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的鹰派势力同样不容小觑。回顾6月发布的点阵图,当时有多达七位官员预计年内不应降息,仅比支持降息两次的官员少一位。这种势均力敌的格局预示着今晚的决策过程可能异常艰难。
在历次美联储季度决议中,利率点阵图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今晚尤其如此。业内分析普遍认为,本次点阵图主要有三大看点:首先是2025年的降息路径,即今晚降息后,年内剩余两次会议还将降息几次;其次是2026年利率预测的离散程度,这能反映官员们对明年政策路径的分歧大小;第三则是在米兰加入后,美联储对长期中性利率的预测会否进行调整。
其中,2025年降息路径与市场行情关联最为密切。6月点阵图显示美联储预计年内降息两次,但当时支持降息两次与支持不降息的官员人数几乎持平。今晚市场的关注焦点在于,点阵图的中值预测会否从两次降息调整为三次——这与利率市场的当前定价更为接近。如果点阵图趋向三次降息,市场可能解读为鸽派信号;若维持在两次,则即便今晚降息,整体基调仍可能被视为鹰派。
一些机构甚至已经尝试自行“绘制”点阵图预测。美国银行就发布了自家版本的点阵图,并标注了不同官员可能代表的点位。该行预计中值预测仍将显示年内降息两次。无论如何,今晚压力最大的当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中,他几乎肯定会被问及会议内部情况,包括新理事米兰的立场态度。
鲍威尔对美国经济现状和利率走向的表述也将受到密切关注。Nick Timiraos指出,鉴于政策策略的不确定性,鲍威尔在降息之外释放什么信号将成为核心问题。在上月的杰克逊霍尔演讲中,鲍威尔曾暗示他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超过一些同僚,并认为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可能是暂时的。这种立场与2021年美联储对通胀的误判有相似之处。
Timiraos提出关键问题:在疲软的8月就业数据公布后,鲍威尔会否进一步强调这种担忧?如果他这样做,将强化市场对美联储继续降息的预期,但这可能需要克服同僚们的不安情绪——许多官员对中性利率水平存疑,不愿承诺过快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联储政策转向对各类资产影响显著。Ned Davis Research行业策略师Rob Anderson整理的数据显示,在经济相对强劲、美联储仅实施一至两次降息的周期中,金融和工业等周期性板块通常表现优于大盘。而在经济疲软、需要四次或更多次大幅降息的周期中,投资者更倾向防御性板块,医疗保健和必需消费品表现最佳。
对黄金而言,历史数据也提供了一些乐观信号。美国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Michael Widmer指出,过去25年中,当美联储在通胀高于2%的情况下降息,黄金在随后一年从未下跌过。即使排除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极端情况,在这种“通胀宽松”环境中,黄金的年化回报率仍达到13%左右。美银甚至预测金价将在2026年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
对中国市场而言,兴业证券研报指出,美联储“预防式降息”与“衰退式降息”对大类资产的影响截然不同。目前市场预计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5%,属于典型的“预防式降息”。回顾2000年以来的四次降息周期,2000年12月和2007年9月的衰退式降息期间,A股和港股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整体调整;而2019年7月和2024年9月的预防式降息后,市场更多定价基本面修复与流动性宽松,A股与港股整体表现积极。
今晚的会议结果及其传递的政策信号,将对全球资产定价产生深远影响。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点阵图变化、投票分歧程度以及鲍威尔讲话的细微差别,以准确把握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节奏与力度。在这个多年来最为奇特的美联储议息夜,任何意外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反应。
来源:投龙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