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卖了二十多年瓜子,如今在拼多多、淘宝等平台细分类目稳坐头把交椅的洽洽,最近压力有点大。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
真是邪了门了!
洽洽线上卖瓜子坚果,营收猛增24%,挣了4.5个亿!
可扭头一算账,净利润竟然暴跌73%,少赚了2.5亿。卖得越多,亏得越狠?洽洽这份半年报让不少老伙计直呼“看不懂”。
这可是咱们从小吃到大的老牌子洽洽,它到底怎么了?
卖了二十多年瓜子,如今在拼多多、淘宝等平台细分类目稳坐头把交椅的洽洽,最近压力有点大。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
但线上营收冲到4.5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79%,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至16.38%。
线上卖得这么火,赚到钱了吗?
账本有点难看: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3.37亿元骤降至8864万元,直接少了2.48亿元,跌幅高达73.68%。原料成本上涨疯狂“抽血”,线上渠道才18%-20%的低毛利率,更是让利润空间雪上加霜。
洽洽如今已是线上全平台布局,不同平台打法各不相同。
在天猫、京东这类传统电商平台上,洽洽产品矩阵丰富。从经典红袋香瓜子、原味瓜子仁,到主打健康的小黄袋每日坚果、节日坚果礼盒,这里应有尽有。
京东平台上的小黄袋每日坚果因健康定位卖得特别好,中秋临近时的坚果礼盒更是切中了中高端送礼市场。
拼多多上则是经典红袋瓜子的天下。
量大价优,契合平台用户追求实惠的偏好,成为坚果炒货类的畅销单品。但眼下平台瓜子畅销榜第一被800g售价15.36元的老街口瓜子牢牢占着,价格优势明显。 抖音成为洽洽线上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新品孵化的试验田。
像茉莉茶味瓜子这类创新产品,凭借抖音的流量和内容营销,一上市就成了爆款。现在洽洽推新风味前,都先放在抖音试水,市场反应好再全面推广,可谓“小步快跑”。
表面风光,实则艰难。线上渠道毛利率低至18%-20%,还要每年在抖音投入超亿元营销费用,加上20%-30%的直播佣金,利润被摊薄得很厉害。
这不仅是洽洽一家的难题,整个行业都难逃此局。
三只松鼠今年上半年线上渠道贡献了78.42%的营收,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幅下滑53.23%。流量成本节节攀升,已成为全行业的“不可承受之重”。
产品结构单一是另一个问题。总不能只靠一道招牌菜打天下吧?
上半年洽洽葵花籽品类营收17.72亿元,仍占总营收64.39%。新品类的市场认可度和线上表现还没完全跟上,产品矩阵还不够丰富。
更麻烦的是低价竞争。洽洽瓜子在三线城市超市里,150克原味瓜子卖8.9元,而竞品老街口500克装价格相同,消费者自然觉得不划算。
虽然洽洽试图用“大包装+促销”稳住市场,但原料成本上涨,降价空间越来越小,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明显”的怪圈。
面对困局,头部企业都在寻找出路。三只松鼠发展“D+N”模式,全渠道扩张;盐津铺子拥抱零食量贩店和短视频电商,凭“自主制造”压缩成本。
洽洽则把抖音等平台作为新品试销的前沿阵地。先试销收集反馈,优化后再全面推广,缩短爆品打造周期,降低推广风险。
今年7月,洽洽推出山野系列瓜子、酥心瓜子仁及瓜子仁冰淇淋等多款新品,持续推动品类焕新。 不止于瓜子,在经典“小黄袋”基础上,全坚果系列、白坚果等风味新品陆续上市,覆盖办公、健身、休闲等多种场景。
甚至蜂蜜黄油味鲜切薯条、魔芋制品也纷纷亮相,这个老牌玩家正跨过炒货边界,向更广阔的休闲食品市场探路。 热点营销是另一大招。洽洽联合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快乐登岛”,让瓜子成为音乐节的“氛围零食”;赞助《喜剧大会》,成为观众边笑边嗑的“快乐搭子”。
甚至搞起“大学生嗑瓜子但不吃大赛”,用反常规玩法制造话题;自制短剧《广告女王》,贴合年轻人追剧习惯。
这种“贴着年轻人心跳走”的营销,虽不能立马拉动销量,但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传递出年轻化形象,为线上增长注入新动力。
此外,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是长远战略。通过库存联动,优化资源配置。56万线下网点为线上引流,线上营销又引导消费者到店体验,形成线上线下互补共赢的局面。
线上热闹终究要算清账本。对洽洽来说,关键是找到平衡:让新品撑起更多销量,降低对瓜子的依赖;把抖音的流量成本降下来;让线上线下协同更顺畅,真正形成规模效应。
当高增长不再以牺牲毛利为代价,当线上的热闹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洽洽才能完成从“传统炒货商”到“数字零食巨头”的蜕变。这场线上狂飙,终点不是规模数字,而是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