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南瓜馒头?全班抢着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9:22 3

摘要:金黄的南瓜为清晨的自习课增添一份温暖,蒸腾的热气裹着麦香与甜意笼罩着教室,高二28班的同学们围在课桌旁,捧着刚出锅的南瓜馒头笑得眉眼弯弯。这一口香甜的背后,藏着一段跨越四季的劳动故事,更写满了28班 “勤耕不辍,厚积薄发” 的班级底色。

什么南瓜馒头?

全班抢着吃

“比买的还甜!”

“自己种的就是香!”

金黄的南瓜为清晨的自习课增添一份温暖,蒸腾的热气裹着麦香与甜意笼罩着教室,高二28班的同学们围在课桌旁,捧着刚出锅的南瓜馒头笑得眉眼弯弯。这一口香甜的背后,藏着一段跨越四季的劳动故事,更写满了28班 “勤耕不辍,厚积薄发” 的班级底色。

去年春天,当芷澜园的土地还带着凉意,28班的同学们就攥着南瓜种子开启了 “种植计划”。班委带着大家翻土时,手套磨破了就徒手刨开结块的泥土;负责播种的小组特意查资料调整株距,在每个种子旁插上牌匾记录种植日期;每次跑操后,同学们去菜园“看望”南瓜,浇水、除草、搭支架成了固定功课 —— 有同学为了保护藤蔓不被暴雨冲倒,冒雨加固竹架;也有同学发现叶片发黄,立刻请教生物老师调配肥料。田埂间的身影从青涩到熟练,班级日志上的观察日记写满了 “今天藤蔓又长了5厘米”“第一朵雌花开放了” 的细碎喜悦,正如班主任常说的:“28班的每一份成长,都要像南瓜藤一样,扎实扎根,向阳生长。”

金秋时节,高二28班的菜地迎来丰收。当同学们合力摘下最大的南瓜时,称重显示足足有5斤。带着泥土气息的南瓜被搬进教室,擅长厨艺的同学家长在课余时间主动承担起制作馒头的任务:去皮、蒸熟、捣成泥,加入红枣,和面粉时小心翼翼控制水量。金黄的色泽、松软的质地让大家迫不及待品尝,“比外面买的还甜!”“这是我们自己种的,吃着特别香!” 教室里的欢声笑语,成了最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堂。

这场从种子到馒头的旅程,不仅让28班的同学们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更让大家读懂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深刻含义。就像南瓜需要历经四季风雨才能成熟,学习之路同样没有捷径可走。数学课上攻克函数难题的日夜,语文课上反复打磨作文的修改,英语课上背诵单词的清晨,都是为了在学业的田地里收获累累硕果。正如班长在分享会上所说:“我们在菜地里学会了耐心等待,在揉面时懂得了坚持的意义,这些品质会带着28班的每一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稳步前行,收获属于自己的‘金色南瓜’。”

这是合肥一六八中学“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地头到口头,从汗水到幸福,芷澜园地头种出的南瓜馒头,是一次具象的劳动课程成果。南瓜故事激励着每个努力奋斗的同学,而这份从泥土中生长出的生命体验,正是学校劳动课程设计的深层追求——既磨砺“手上的茧”,培养扎根大地的实践力;更点亮“心里的光”,涵养心系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当耕耘的汗水转化为创造的喜悦、分享的温暖与传递的善意,学校期待这方田埂成为青春的丰壤。让每一双沾泥的手学会创造价值,让每一颗向阳的心懂得温暖他人,让劳动的根系深扎进学子们奔赴山海的征程

供稿:周文笑 汪丽萍

一审:张文生

二审:陈 凤

三审:许 静

编辑:程 琪

排版:程 琪

来源:圣杰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