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的上台,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意识形态。随着苏联解体,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这一思潮,引导这些国家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导致许多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
市场经济运作的一般理论之外,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垄断资本的核心意识形态,正悄然侵蚀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的上台,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意识形态。随着苏联解体,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这一思潮,引导这些国家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导致许多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这一思潮也趁虚而入,在国内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01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与全球扩张
新自由主义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固守和恢复,以反对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面目出现。它的核心主张是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反对国家干预。
随着“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推行,新自由主义完成了从学术理论到经济范式、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它嬗变为国际垄断资本的经济范式和政治纲领,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塔布(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对此评价道:“新自由主义就其所许诺的目标而言,已经失败了。它没有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没有消除贫困,也没有使经济稳定”。
02 渗透中国的途径与方式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改革开放后,我们翻译引进了大量西方经济学文献,这一时期正是新自由主义在西方方兴未艾的时候。
学术著作、大学讲坛和新媒体成为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渠道。特别是高等院校,成为新自由主义思潮传播的重要场所,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阶层的变化也为新自由主义传播提供了土壤。拥有资本、财富和知识的阶层地位上升,而工农劳动群众的地位下降。新自由主义强调“效率就是一切”,认为“资本是达到效率的至高无上的手段”,这一整套学说自然成为中国社会新兴强势集团乐于接受的思想。
03 经济领域的危害与影响
新自由主义在经济领域带来的危害尤为显著。它极力推崇私有化,排斥公有制,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造成了严重损害。
一些被新自由主义洗脑的经济专家,以帮助中国发展为幌子,不断运用各种手段扰乱我国的经济政策,企图让中国走上私有化道路。这导致了一段时间内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过度依赖外资、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社会现实。
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市场万能,主张放手让市场决定一切经济活动。这种市场原教旨主义观点试图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否定国家计划在市场经济中的指导作用。
04 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在政治领域,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更为深远。一些专家学者盲目推崇国外政体,甚至提出了要在中国试行西方国体、政体的主张。这些人不仅妄想要动摇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地位,甚至试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企图在中国复制苏东剧变。
新自由主义以其强调“个人”、“自由”、“效率”的核心理念,试图削弱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破坏党的群众基础。它鼓吹“两党制”、“多党轮流执政”的理念,这些都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意识形态领域,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导致了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05 对青年一代的思想侵蚀
大学生群体是新自由主义渗透的重要目标。研究表明,新自由主义思潮主要通过学术译作、大学讲坛和新媒体等途径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中传播。
这种渗透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惘,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催生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认同,致使形成对功利主义的过分推崇。
新自由主义削弱了大学生产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需要,误导了他们形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过程,破坏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知行统一关系。
06 抵御新自由主义渗透的战略选择
面对新自由主义的渗透和破坏,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首先要在理论上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对于市场机制运行一般规律的科学成分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成分区别开来。
对于经济理论方面的一些优势经验,我们可以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但在意识形态层面,必须坚决消灭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坚定政治定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开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些都是抵御新自由主义渗透的重要举措。
加强意识形态引领是关键。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践行。
拉丁美洲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后损失甚至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而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持续稳定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刘国光所指出的:“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它对市场经济运作具有一定的说明作用,可以批判地借鉴吸收;但作为当代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核心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则必须坚决地反对和抵制。”
今天,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不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效防范和抵制新自由主义的渗透和影响。
来源:红旗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