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刚来这边,路况不熟悉,找不到路很正常啊。而且我一个月就挣那么几千块钱,你一下就扣我500……”
1
媒体人@李建秋创业的时候,招过一个女大学生。
女孩二十多岁,扎一个高高的马尾辫,看上去青春洋溢。
本以为,这样外向、活泼的年轻人,通过试用期问题应该不大。
但结果却是,不到两个月,李建秋就不带一丝犹豫地将她辞退。
当时,女孩的工作很简单,每天只是负责给客户送一下公司文件。
一次,客户因为她送文件太迟而大发雷霆,立即打电话取消了合作。
因为这事,李建秋扣了她500块钱,并批评了她一顿。
可女孩不反思自己,还一肚子牢骚:
“我刚来这边,路况不熟悉,找不到路很正常啊。而且我一个月就挣那么几千块钱,你一下就扣我500……”
李建秋听完,顿时觉得女孩不容易,便不再计较。
可是,第二个月,女孩还是被开除了。
因为那时正赶上年终大促,整个部门都在火急火燎地赶业绩。
主管就多给女孩安排了一些工作,还让她和正式工一起熬夜加班。
结果,女孩又受不了了,觉得自己活多钱少,又委屈懈怠了起来。
同事们见状,失望透顶:都工作这么久了,还一点事抗不了!
李建秋见状,便通知人事辞退了她。
毕竟,没人会惯着吃不了苦的社会巨婴。
曾经我以为,到了一定年纪,生活会自动把人催熟。
但经历多了才慢慢发现:
成熟,是一个伴随着痛苦的觉醒过程。
扛不住打击,受不了委屈的人,永远难以获得成长。
2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就曾一针见血地说:
“你看我们社会上很多人,身强力壮,人高马大,有很多人甚至是白发苍苍,他生理上毫无疑问是成熟了。
但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他的所言所行,就会发现他们其实还是不够成熟。”
那什么才是人成熟的标志?
我很赞同马未都的一个说法: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你能承受多大的委屈。
要知道,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是不委屈的。
有的人努力做了很久的策划案,却被甲方批得一文不值;
有的人起早贪黑地工作,到了年底升职加薪,却始终没他的份;
有的人事事仔细,却因为偶尔的一点疏忽,被人全盘否定……
然而,现实再残酷,也总有人扛起委屈,负重前行。
一个人的能力,是吃亏受罪逼出来的;一个人的心胸,是委屈难过撑大的。
我在会计事务所工作时,有两个实习生,给我印象很深。
实习生小赵,名校出身,履历优秀,备受领导青睐。
而另一个实习生阿龙,却是普通大学毕业,靠着多年的基层经验,应聘进来。
一次,领导安排小赵和阿龙,跟我去一家集团公司做审计。
由于账务繁杂,我们熬了好几个通宵,才把合并财务报表做出来。
但领导过目后,发现了一个数据错误,狠狠数落了我们一顿。
我和阿龙虽然心里委屈,但还是想抓紧查清情况,尽快纠错。
小赵却不服气:这个数据,是客户提供的,错不在我们。
领导一听,又指着他的鼻子骂了一顿,气得小赵当场辞职。
小赵撂挑子后,很多活就落在了阿龙身上。
但阿龙二话不说,照单全收,更加卖命干活。
无论被客户为难,还是被领导指责,他都忍了下来。
最后,他很好地完成了工作,得到了转正的机会。
其实出来混,受累、受气,就像是家常便饭。
你若脆弱得像个玻璃球,一碰就碎,便再无上升的机会。
只有经历打击,不断历练,你才能令自己蜕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人。
3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创伤后成长”。
意思是:
经历打击重创后,人们的认知、思维、情绪会出现一些积极的反应,甚至愈挫愈勇。
一个人,承受的委屈越多,自我调整越快,成长的脚步就越稳。
《穿普拉达的女王》里,安迪刚步入职场,处处触霉头,干得很憋屈。
她每天早上要六点多起床,为老板准备咖啡;手机要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还有无数突然安排下来的任务,令她手忙脚乱,焦头烂额。
一次,老板要安迪为自己安排机票,结果那天刚好暴雨,所有飞机都停飞了。
老板因此非常生气,朝着安迪肆意发火。
安迪十分委屈,她找到同事诉苦。
没想到对方一句话,狠狠地刺痛了她。
“你以为你对工作拼尽了全力,其实你只是在敷衍。”
安迪一听,虽有些气恼,却也开始反思,重新审视自己。
之后,她咽下委屈,迅速调整,主动改变自己,凡事积极了起来。
又一次,老板交给她一项难度很高的任务,让她找到《哈利波特》未出版的手稿。
这次,安迪没有再闹情绪,而是动用手头的人脉,四处打听,最终出色完成了任务。
而且,安迪还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节奏。
那段日子,她进步迅速,深得“女魔头”老板的认可,也在公司站稳了脚跟。
这世上,从来没有天生坚强的人。
人总要咽下一些委屈,才能在摸爬滚打中,长出坚硬的皮囊。
就像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所说的: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无论遇到什么,靠自己去挺、去熬,你便不再是当初那个不堪一击的人。
4
人民日报有段话,很鼓舞我:
“当你压力大到快要崩溃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委屈,因为没有人会心疼你。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心掏出来,自己缝缝补补,然后睡一觉,醒来又是信心百倍。”
每个人的日子,都走得磕磕绊绊,跌跌撞撞。
或是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或是身体的抱恙、学业的压力,又或是感情的背叛……
这时,委屈也好,哭诉也罢,终是无用。
最关键的,还是要尽早强大起来。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写过一个故事。
他实习的医院有一位教授,医术很高明,但脾气非常差,动不动就斥责助手。
很多实习医生,在他手下干不了两天,就被斥责得满腹委屈,辞职不干了。
只有一位S医生,不管教授如何骂他,他都赔着笑脸,全都忍受了下来。
因为咽得下委屈,他得以留在教授身边,学习了很多医学知识。
实习结束后,他立即被任命为主治医师。
多年后,渡边淳一参加一场医学交流会,竟发现S医生已经成为了坐在台上的嘉宾。
原来,S医生在事业上一年上一个台阶,现在已经是院长了。
而当年那些因为受不了气,一走了之的人,没有一个出人头地。
渡边淳一感慨S医生的成长速度,更敬佩S医生的忍耐力。
原来,真正的强者,人生里是没有“委屈”二字的。
他们早将那些泪水与辛酸,化为成长的养分,去滋养自己。
作家于丹也说:成长问题的关键,在于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一个人的成熟,不在年龄大小,不在阅历多少,而在于如何面对周遭的不公、命途的不顺。
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令自己满身戾气,还是默默承受,使暗劲雕琢自己?
不同的选择,指向不同的成长方向,也指向不同的人生境界。
愿我们都能打开胸怀,忍住委屈,而后强大内心,增长本事。
即便遇到了天大的委屈,我们也应当不动声色地努力,给生活一个漂亮的反击。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来源: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