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云社的团综收官夜,成了郭麒麟的“加冕”仪式,老郭那句“德云社唯一继承人”一说出来,全网议论纷纷。
文丨草莓
德云社“太子”郭麒麟和弟弟安迪,到底谁才是老郭的“心头肉”?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以郭麒麟的完胜落幕。
19年他从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逆袭成如今的当红炸子鸡。
他用实力证明就算没有父爱,也能轻松赢下弟弟。
德云社的团综收官夜,成了郭麒麟的“加冕”仪式,老郭那句“德云社唯一继承人”一说出来,全网议论纷纷。
吃瓜群众等着看好戏,结果郭麒麟淡定得跟没事人似的,反而来了个神回复:
“先送郭老师和于老师去西伯利亚养老,连比基尼都得备好!”
这包袱抖得全场笑翻,紧张气氛瞬间烟消云散,
这临场反应这高情商,不愧是老郭的儿子,基因真不服不行,看来这少班主的位置,他是坐稳了。
说起来郭麒麟这舞台范儿,还真是从小耳濡目染的。
他打小就在剧场后台长大,耳濡目染,六岁那年,他就偷偷扒着东苑戏楼的台帘,看妈妈表演。
2011年,才15岁的郭麒麟就参加了德云社的相声专场,
据说当时他已经会六七十段相声,这不是光靠天赋就能达到的,背后得下多少苦功。
后来在天桥小茶馆说相声,观众少得可怜,有时候就十来个人甚至更少,但他照样认真对待,就想把每个观众都逗笑。
从相声舞台跨界到影视圈,他也没丢掉这股认真劲儿。
参加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被淘汰,他没抱怨,反而虚心接受批评,说确实能力不足,还得继续学习。
演《庆余年》的范思辙,虽然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但他还是认真琢磨。
把一个纨绔子弟演得活灵活现,让人又爱又恨,这角色也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庆余年》播出后,他的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各种影视剧、综艺邀约不断,以为人家只是在台上光鲜亮丽?台下更是个狠人。
为了上镜好看,她对自己下手可狠了。
2014年开始减肥,第二年就瘦了70斤,戒掉所有甜饮料,一日三餐都严格控制,进组拍戏更是瘦得让人心疼。
就拿《庆余年》来说吧,观众都吐槽范思辙越到后面越瘦,
他自己也说了,他知道好吃的也想吃,也知道躺着比健身舒服,但为了对得起观众,他必须下狠手。
说起星二代,大家脑子里浮现的估计都是豪车、名牌、众星捧月吧?但郭麒麟这星二代当得可没那么风光。
六岁前老郭忙着事业,父子俩聚少离多,郭麒麟的童年回忆里,更多的是爷爷奶奶慈祥的面容。
后来到了北京,虽然顶着德云社太子爷的光环,但老郭的教育方式有点特别,也挺严厉。
老郭信奉的是打压式教育,吃饭得等师兄弟们吃完,犯错会被公开训斥,一点面子都不给。
师兄弟们犯错,老郭批评几句也就过去了,但轮到他,那训斥的音量和时长都得翻倍。
搁一般孩子身上估计早就崩溃了,但他愣是扛下来了,而且还把这些磨难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不得不说心理素质是真的强。
14岁那年郭麒麟为了帮老郭分担压力,放弃了学业说起了相声,人家可不是成绩差才辍学的,反而学习成绩很好。
16岁的他正式登台演出,结果观众并不买账,觉得他说得不好,说他是靠他爸爸,更有甚者,直接在台下喊:
“你哪儿比得上你爸爸!”
于是他开始拼命学习,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为了一个包袱,他能反复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他参加各种演出,从小剧场到大型商演,从国内到国外,一步一个脚印地证明自己。
从相声舞台到影视圈,郭麒麟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其中的艰辛,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
其实都知道娱乐圈是个名利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但郭麒麟却意外地混得风生水起,人缘相当好。
就连没见过他的周迅,都说喜欢他,这什么神仙体质?秘诀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真诚。
别看郭麒麟现在跟谁都能聊得来,他以前不是这样,早些年他跟人交往,总是不太敢。
但后来他发现,这样反而让人觉得有距离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开始卸下防备,用真心待人。
结果发现效果出奇地好,大家都被他真诚、不做作的性格吸引,纷纷成了他的好朋友。
他从不装老成,也不搞什么高冷人设,就做真实的自己,在节目里,他该开玩笑开玩笑,该认真认真,一点都不端着。
比如在综艺里,他和沙溢组成的“父子组合”,贡献了无数笑点。
沙溢吐槽他,他也毫不留情地回怼,两人互损起来特别逗,真实不做作的性格,反而更圈粉。
对于老父亲,郭麒麟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小时候他可能也怨过父亲的严厉,觉得父亲不爱他。
但长大后,他开始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的他已经不再需要父亲的庇护,因为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底气。
父子俩的关系,也从以前的“上下级”,变成了现在的朋友。
两人经常在公开场合互相调侃,那种轻松自然的相处模式,让人羡慕不已。
郭麒麟的故事就像一个逆袭剧本,他用19年的时间,证明了没有父爱也能活得精彩,就算有弟弟,他也能成为德云社的“太子”。
在很多人眼里,他可能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实际上他经历的磨难,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多。
这哪是什么“太子争夺战”,分明是一部励志爽文,郭麒麟这19年,走得可比想象的艰辛多了。
话说回来,德云社这“家产之争”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郭麒麟压根就没想过要争什么,人家凭本事吃饭,活得比谁都通透。
至于弟弟安迪,那是老父亲的心头宝,人家小少爷根本不在乎什么家产,所以与其说是郭麒麟“赢了”弟弟,不如说是他赢了自己。
信源
综艺《德云斗笑社》
华夏时报 2006-03-03 华夏时报郭德纲调查 老师同事讲述其成名前故事
新京报 2011-10-03 郭德纲“捧子”登台 郭麒麟已会说六七十段相声
凤凰网文化 2020-09-26 不只是德云社:舍得之间,少爷郭麒麟的突围之路
来源:阿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