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感同身受最真挚的情绪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8:24 1

摘要:重温写的4篇微头条,依旧能清晰感受到“感同身受”的悸动,每一段文字里都藏着当时最真实的情绪。上午的时光,是被昨日的回忆与今日的感慨填满的。想起昨天约了几位好友一同去砚山徒步,脚下的绿道蜿蜒向前,两旁的草木郁郁葱葱,我们聊着近况、笑着闹着,不知不觉就走出了211

重温写的4篇微头条,依旧能清晰感受到“感同身受”的悸动,每一段文字里都藏着当时最真实的情绪。上午的时光,是被昨日的回忆与今日的感慨填满的。想起昨天约了几位好友一同去砚山徒步,脚下的绿道蜿蜒向前,两旁的草木郁郁葱葱,我们聊着近况、笑着闹着,不知不觉就走出了21168步。这份酣畅淋漓的惬意,让我忍不住在上午提笔写下《爬山走绿道》。中午,我翻看着自己之前发的几条微头条,看着评论区里大家的互动与反馈,心中忽然有了些新的思考。一直以来,总想着写出能成为“爆款”的内容,可慢慢发现,比起刻意追求流量与热度,那些源于真实生活、发自内心的文字,反而更能打动人心。这份突如其来的感悟,让我当即写下第二篇微头条《正儿八经写难成爆款》,既是对自己创作心态的梳理,也是一次与读者坦诚的交流。下午在家中看到老婆忙碌的身影,我忽然理解了她偶尔的生气从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对生活认真的在意;而我自己的慢性子与她的急性子,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慢慢磨合出最舒服的节奏。这让我接连写下《老婆生气事出有因》与《急性子慢性子》两篇微头条。此刻将这些片段整理成文,既是对今日的告别,也是对生活最真挚的记录。

第一篇:爬山走绿道(2025-09-15 13:35·头条新锐创作者)

这几天我们这里不是阴雨绵绵,就是雾气蒙蒙。
昨天看到天气预报说今天是晴天,媳妇激动的不行。要约闺男闺女们去爬山走绿道。
她是个急性子的性格,说干就干。

她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群就发出了呼声:“同志们,明天爬山行不?”
不到30秒,银河就回复:“我和老陈可以[ok][握手]”,紧跟着成武也发来信息:“我明天下午没事,看贾总他们有没有时间。”于是,媳妇就确定:“明天下午4点见面可以吗?”
待到意见统一后,媳妇又指定:“明天老地方见[握手]”。

下午的天气艳阳高照,我们一行五人从张公祠国家森林公园爬山,路人络绎不绝,还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宠狗紧随其后。看来,人们呼吸氧吧的心情迫在眉睫了。
我们穿行在绿道中,感到景色美,心情也舒畅多了。
走出森林,我拿出手机上的微信运动记录已达21168步,远远超出平时的步数。
我在想,这么好的天气,邀上三朋四友一起爬爬山,走走绿道,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篇:正儿八经写难成爆款(2025-09-15 14:41·头条新锐创作者)

在头条写微头条我算看透了,除了那些凤毛麟角的大咖外,像我们这些小兵小虾挖苦心思,正儿八经写的微头条没一篇中过爆款爆文的。倒是那些乱七八糟晒头条收益的,吐槽老公老婆的,明里暗里说公婆不好的,甚至胡说八道调侃头条不好的等等,展现量都很高,评论量也很大。
我感觉,这样的场景就像“村口CBD”。凡是家长里短的事在这里大受欢迎,广泛传播,引发讨论。成为友友们交往的核心场景。

第三篇:老婆生气事出有因(2025-09-15 15:33·头条新锐创作者)

老婆生气看起来莫名其妙,实际上事出有因。
昨天22点多钟了,我从窗台上看到楼下仍然坐着不少人在聊天。于是,我脑门大开,琢磨着可写一篇微头条。
我很快在手机上奋笔疾书写了一个微头条。看到还需要附加照片,本想从豆包上Al一个的,但想到还是真实的画面感人。我就拿起手机走到靠近小区大门的卧室一面,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就拍照了聊天的场景。
由于发稿心切,就忘了关窗户,直接到了客厅。
刚发完微头条,媳妇从洗澡间可以用暴跳如雷这个词形容她来到我的面前:“你不知道我最烦开窗子了,外面的灰尘又多又脏。”
我一下子从写微头条的思路清醒,从卧室门口就能看到窗纱被风吹的飘飘然。我站起身赶忙跑到卧室把窗户关紧,纱窗拉紧。
我知道,媳妇是个爱干净的人,她生这么大的气,我无话可说,无言以对。只好说,对不起,对不起。
可她仍然不依不饶,唠叨不休,骂个不停,看来她的气是生大了。
不过,我知道她的脾气,只要我保持沉默不着声,再大的火也会在喋喋不休中慢慢停息。她见我不着声,也不看电视剧了,直接进入卧室睡觉了。
等我写完日记,躺到床上睡觉的时候,只听见媳妇呼噜正起。看来媳妇生气归生气,睡觉还是蛮香的。

第四篇:急性子慢性子(2025-09-15 16:16·头条新锐创作者)

我媳妇这个人是个急性子,而我是个慢性子。
年轻的时候,我就想让她改改。因为我做事不紧不慢,干啥事都慢条斯理,享受那个过程。而媳妇干啥事急急忙忙,我们就为这件经常闹矛盾。
就像吃饭,慢慢吃才能好好品尝美食;聊天,慢慢聊才能享受其中的愉快。
而媳妇总想着快点做完,好去做下一件事。比如说去买菜,别人都是挑三拣四,而她不问质量,也不问价格,看到喜欢的买了就走。等回到家里摘菜的时候不是发现有水份了,就是感觉菜不新鲜了。
再比如,每次在家吃饭。她都是狼吞虎咽的很快吃完,我还剩下一大碗还在慢吞吞的吃着。
我们两口子过日子已有30余年就是这个样,一个脾气急,一个性子慢;一个干活麻溜,一个做事磨蹭;一个精打细算,一个大手大脚。
我们俩的办事风格,好像颠倒了一个个,她是女的,却是男人的性格,我是男人,却是女人的秉性。
如今,我俩都已退休在家,都已进入耳顺之年。想想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媳妇还是那个急性子,我还是这个慢性子,还有什么好改的呢?我感觉这样的夫妻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来源:伍歌心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