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做好答辩准备,读《法官思维与庭审实务》第10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17:30 1

摘要:这周我们来读开庭系列的第10篇:《法庭答辩,法官建议这三步》,这篇的作者是上海一中院申诉审查及审判监督庭庭长王剑平。通过标题,可以很明显的定位,这篇文章的核心是想要告诉我们,怎么才能作出法官眼里的有效“答辩”。

作者:陈晶梦律师

这周我们来读开庭系列的第10篇:《法庭答辩,法官建议这三步》,这篇的作者是上海一中院申诉审查及审判监督庭庭长王剑平。通过标题,可以很明显的定位,这篇文章的核心是想要告诉我们,怎么才能作出法官眼里的有效“答辩”。

答辩具体需要说些什么?应该怎么说?要怎么才能更有说服力?

王庭长从法官的视角,给出了三个建议识别原告主张的权利;选择合适的抗辩;提供相应的证据

通过关键词,我们能看得出,这三个建议的基本逻辑是:

先弄明白对方的权利基础什么——再有的放矢的针对请求权基础去提出抗辩——必要时对抗辩的观点提供相关的证据支撑。

这样的观点其实和我们团队日常办案倒是不谋而合的。

在我们团队里,处理被告角色的案件,我们有一句通俗的玩笑:拆桌子腿儿

如果把原告的诉请看成一个桌子,那么支撑对方诉请的法律规定和事实就是桌子腿儿。想要打翻桌子,只需要把桌腿儿拆了。

拆桌腿儿的方式即可以是拆事实,也可以是拆法规的构成要件。这也就是王剑平庭长在文章中提到的:基于实体原因作出的答辩。

不过,在我们看来,答辩其实不单单是答辩,而是整个应诉思路的汇总和提炼。

不是先有答辩再有其他的举证、质证。相反的,是先有分析、事实求证、质证和举证。当全部的分析和应诉思路都成型之后,我们才会开始写答辩状。

答辩的内容往往是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的过程体现。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通常会分为3个步骤:

1、画图分析——先弄清楚事实情况;

2、请求权基础和相关构成要件的拆解——将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对比匹配,找到抗辩点;

3、将抗辩点排兵布阵——筛选最有力观点,分先后,配证据。

一、画图分析

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画图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去详尽的罗列事实,只有客观事实先顺清楚,我们才能知道“故事情节”。

我们曾经办理过跨时十年,历经了五六次程序的案件,对于这种时间长、情节曲折的案件,画图可以很好的帮助客户梳理清楚。

二、拆解请求权基础和构成要件

这一步往往是应诉分析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破局的钥匙往往就藏在其中。

构成要件说的比较文绉绉,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法律拼图碎片

我们把原告想要达到的目的理解为一幅完整的拼图,想要拼出这个图片,就需要把很多拼图碎片严丝合缝的拼在一起。

而严丝合缝就要求:事实和法律规定高度吻合。如果我们能够发现某些拼图不吻合,那这个缝隙就是我们转动破局钥匙的机会

举个很典型的例子。

近期我们处理了一个案外人异议的案件,大致的案情是:我们代理施工单位起诉了业主索要工程款,在诉讼期间我们查封保全了数套房屋。在执行过程中,有其他的分包商提出了异议,以业主已经将房屋工抵给他们为由,主张对查封的房屋享有所有权。

这种情况下,案外人提出的诉求是:查封的房屋归他们所有

而支持这个诉求的规定是《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金钱债权执行中,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提出异议,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权利能够排除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

(二)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合法占有该不动产;

(三)已支付全部价款,或者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部分价款且将剩余价款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交付执行;

(四)非因买受人自身原因未办理过户登记。

这个案子里,法规的4个构成要件非常清晰,我们简称为:合同、占有、付款、无过错

首先,我们应该已经从事实层面先弄清楚了,有没有工抵这么回事,具体是什么时候办的工抵、什么时候签的合同、有没有交付、有没有付款、为何没有办理过户等等。

然后我们带着第一步已经梳理好的事实来拆法规的构成要件就可以知道原告的诉求能不能成立。

再比如我们刚刚说的画图,除了能梳理事实,画图也能很好的帮我们预判案件结果。

我们团队承办的重大案件基本都会在委托之前,先免费为客户做一轮分析,如果案件分析的结果,几乎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必败的案件,那么我们就会建议客户慎重选择是否继续委托,启动诉讼。

例如,2023年,我们曾为客户分析过一个案件,通过一层层的推理,最终我们汇总了15种可能选择的途径和不同的对应结果,而15种可能中,只有2个可能是理想的。

虽然得出这个结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我们仍然会站在客户角度,如实的告诉客户,这个案件的难度和风险。

有时候,不采取措施可能反而是好的方案。

拆解请求权基础和法律构成要件,是帮助我们正确预判的必要工作。在当下这个变化的时代,比起“经验主义”,我们更相信法律逻辑

三、排兵布阵抗辩要点

通过之前的分析和梳理,我们应该已经有了大致的抗辩要点,最后要做的就是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是单纯提出抗辩即可,还是需要我们配以自己的证据来进行佐证。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抗辩点不要过多,或者是焦点问题不要太多,毕竟都是重点就等于没有重点

优先说最通俗易懂的也是我们的一个小技巧。

因为简单的事情是最好理解的。我们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必须一针见血。

小结

想要打胜仗,就必须先摸清楚对方的牌和路数,这和我们兵法里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有点相似的意味。

答辩不是简单的抗辩堆砌,也不是一味的对原告盲目否定。答辩应该是经过完整思考之后的观点汇总,也是被告第一次为自己辩驳、争取法官信任的机会

说有用的内容,less is more

来源:魔小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