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见说书匠乔仰文、邵艳霞怀抱三弦,坐立于舞台中央,甩板一打,声情并茂地表演着陕北说书。他们运用传统叙事艺术,以一首《西京赞歌》讲述中国高校改革发展故事,生动的语言、精彩的弹唱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娓娓道来的曲调形式、非遗艺术的无限魅力、文化深厚的中华美学引得台下
“三弦一弹响连天,陕北说书开新篇。今日不把别事言……”刚刚走进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活动现场,清脆的陕北说书已然萦绕于耳畔。
陕北说书《西京赞歌》
只见说书匠乔仰文、邵艳霞怀抱三弦,坐立于舞台中央,甩板一打,声情并茂地表演着陕北说书。他们运用传统叙事艺术,以一首《西京赞歌》讲述中国高校改革发展故事,生动的语言、精彩的弹唱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娓娓道来的曲调形式、非遗艺术的无限魅力、文化深厚的中华美学引得台下师生连连叫好。
一场酣畅淋漓的说书结束,另一堂歌声与曲目已准备好登台亮相。
接着,华阴老腔《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将令一声震山川》吼声撼动全场,老艺人们手持月琴、惊堂木,用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唱出关中儿女的豪情,传递着关中人粗犷豪迈的情怀。
陕南民歌《吆起号子走汉江》悠扬唱起,歌声高远如清泉般流淌,悠扬的旋律展现了汉江两岸的秀美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灵动的山水之间。唱腔激昂的秦腔折子戏《忠保国》“吼”出的不仅是戏文,更是秦人耿直坚韧的性格。
韵律独特的说唱、犹在耳畔的弦音、高昂亢奋的表演……樱花节现场的“三秦非遗大舞台”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演出,让西京学院师生近距离感受秦文化带来的震撼和感染力;现场千树樱云如霞似锦,更让中华优秀文艺表演在漫天翩跹飞舞的樱花中更具张力,令现场师生难以忘怀。
“老腔的爆发力让我热血沸腾,这种‘非遗基因’正是我们青年该传承的工匠精神!”西京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尚宇馨不住感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任青青带领学生参与樱花节活动,她认为:“说书艺术将‘高台教化’融入通俗叙事,是文化教育的鲜活教材,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心灵冲击。”
学生在浪漫的樱花树下拍照留念
4月8日,西京学院第六届樱花节盛大启幕。活动以“樱舞秦风·匠心绘长安”为主题,创新开设了樱花树下的文化课堂,以花为媒,将三秦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文化美育的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一场“可听、可赏、可品”的文化盛宴。
美育与文化并蒂花开,孕育出无限生机。多年来,作为西京学院的特色育人项目,樱花节让学生在切身感受中深刻体味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场盛大的赏花活动,更是推动美育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提升铸魂育人实效的“行走的课堂”。(陈荣)
来源:陕西微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