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 | 长白县灵光塔:千年铃音守疆护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12:37 1

摘要:屹立千年,守疆护土。她,千年铃音、千年孤独。她,便是中朝边陲塔山之巅的灵光塔。灵光塔始建于公元698-926年之间的唐朝渤海时期,是一座砖造楼阁式空心方塔。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灵光塔

建筑坐标:白山市长白县长白镇西北郊塔山西南端台地

建设时间:始建于唐代渤海国时期(公元698~926年)

占地面积:10.62平方米

文保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她,屹立千年,守疆护土。她,千年铃音、千年孤独。她,便是中朝边陲塔山之巅的灵光塔。灵光塔始建于公元698-926年之间的唐朝渤海时期,是一座砖造楼阁式空心方塔。

灵光塔共五层,由通道、甬道、地宫、塔身和塔刹五个部分组成,地下还建有排水道。塔身坐北朝南,通高12.64米。设有拱券门、方形壁龛、方形直楞窗口,独特之处是塔身表面所砌有的类似文字的整块褐色莲瓣纹和卷云纹相融的花纹砖,塔身东南西北四面的砖形文字如“国”“立”“王”“土”,按不同的顺序可读做“国立王土”或“王立国土”。相传当年薛仁贵领皇命,率兵东征高丽,得胜回朝复命之时修建此塔以做留念,灵光塔西南方向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巨石,相传是当年薛仁贵插旗踏马的地方,被称作“踏马石”。

“灵光塔”名字的由来,要追溯到清末年间。史料记载,古时长白县叫“塔甸”,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长白府首任知府张凤台和襄办员刘建封,为长白府衙门选址,来到塔甸(今长白镇),慨叹地壳变迁,万物倾覆,唯有此塔岿然独存,“因以灵光名其塔云”,于是山随塔荣,便名为“塔山”。198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鉴定,灵光塔为唐时渤海国建造,是世间唯一幸存的渤海古塔。

1300年的历史积淀本就让灵光塔神秘莫测,又有与佛教、萨满教和边疆民族特色相融合的传说,更有清代五台山高僧禅松寻塔未果,遗留的三枚石印等等,让灵光塔越发扑朔迷离,吸引着游人与探秘者纷至沓来。

以灵光塔为核心建成的塔山公园,周边分布观日台、梳妆台等景点,每一处都承载着美丽的传说。登山远眺,可俯瞰蜿蜒而过的鸭绿江与中朝两岸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间,灵光塔、抗联遗址与朝鲜族村落交相辉映,展现了长白边疆 “一山阅千年” 的时空魅力。

初审:孙晨

复审:矣玲玲

终审:王巍

来源:白山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