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盈响 从临床研究看诺和盈多重获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18:07 2

摘要:2025年9月13日,诺和盈超越•盈响首场峰会武汉站暨NNCDU肥胖症会议于武汉盛大召开。超百位多学科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建肥胖症临床诊疗标准,共绘领域发展新蓝图。此次盛会恰逢诺和盈即将商业上市一周年,临床专家携丰硕实践经验分享交流,就诺和盈的临床应用价值凝聚

2025年9月13日,诺和盈超越•盈响首场峰会武汉站暨NNCDU肥胖症会议于武汉盛大召开。超百位多学科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建肥胖症临床诊疗标准,共绘领域发展新蓝图。此次盛会恰逢诺和盈即将商业上市一周年,临床专家携丰硕实践经验分享交流,就诺和盈的临床应用价值凝聚共识,为助力患者实现减重和健康双重获益提供权威指引。

值“国家体重管理年”战略深入推进之际,体重管理已跃升为全民关注的公共卫生核心议题,肥胖症管理新手段、新理念层出不穷。肥胖症作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需要多学科联合管理,同时聚焦“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结局优化。近日ESC上公布的STEER真实世界研究证实,与替尔泊肽相比,司美格鲁肽2.4 mg(诺和盈)可使心脏病发作、卒中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57%1。作为目前唯一一款在肥胖且伴有心血管疾病但无糖尿病的患者中,被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RA类药物1,司美格鲁肽2.4 mg正以革命性突破重塑体重管理格局,成为肥胖症标准化治疗方案之一2,为推动我国肥胖症的规范化、标准化协同管理注入磅礴动能。目前,全球肥胖流行趋势严峻。药物治疗作为肥胖症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在临床中日益凸显。近年来,以司美格鲁肽2.4 mg为代表的新型减重药物为肥胖症患者带来治疗新曙光。作为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肥胖症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2.4 mg经STEP 1-8研究证实,其可使超重或肥胖成人体重显著降低15%~17%,疗效维持长达2年(图1),同时改善血压、血脂、腰围等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3-10。

图1.司美格鲁肽2.4mg显著降低体重达15-17%,维持长达2年

肥胖症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共病造成“双重负担”,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全球首个证实减重药物具有心血管获益的CVOT研究(SELECT研究)结果表明,司美格鲁肽2.4 mg在确诊心血管疾病的非糖尿病超重/肥胖人群中显著降低了MACE风险20%,且MACE三个组分均对风险降低有贡献(图2)11。除心血管获益外,司美格鲁肽2.4 mg还可显著降低并维持体重长达4年12,同时改善长期肾脏结局,延缓糖尿病进展,降低非心血管死亡风险13,14。凭借上述优势,司美格鲁肽2.4 mg已被国内外多项权威指南纳入推荐,用于肥胖症的体重管理和并发症的改善。

图2. 司美格鲁肽2.4mg显著降低MACE风险20%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最有效方法15,然而其推广仍面临患者及家属心理抵触、术后体重反弹等多重挑战。近年来,新型减重药物的进展迅猛,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如以中国人群为主的III期研究STEP 7结果证实,司美格鲁肽2.4 mg显著降低非T2DM肥胖人群体重达13.5%9;SCOPE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则证实,司美格鲁肽2.4 mg治疗6个月平均体重减轻10.5 kg(图3)16

图3. 司美格鲁肽2.4 mg治疗6个月平均体重减轻10.5 kg

随着新型减重药物临床应用的加深,其与减重手术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多项权威指南均强调,重度及以上肥胖患者术前预减重5%-10%可降低手术风险,术后使用减重药物有助于改善减重不足或术后复重。司美格鲁肽2.4 mg作为新型减重药物代表之一,其在与减重手术联合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多项研究证实,术前使用司美格鲁肽2.4 mg能让体重减轻更明显17,术后使用可降低体重反弹风险18,且减重效果和是否接受过减重手术无关(图4)19。

图4. 司美格鲁肽2.4 mg用于减重术后有效,且和是否接受过减重手术无关

超越减重:探索肥胖共病患者治疗新方案

既往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2.4 mg可通过调节进食模式,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减少能量摄入,从而实现减轻体重的效果。司美格鲁肽2.4 mg减重机制确切,其优异的减重效果,也在实际诊疗中得到了验证。一例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在接受司美格鲁肽2.4 mg治疗后,不仅体重、BMI、腰围与臀围均大幅下降,更实现了以脂肪减少为主的健康减重;同时实现糖尿病前期逆转、血压降低、血脂改善。这一案例深刻说明了,司美格鲁肽2.4 mg可调节整体代谢状态,将体重管理与共病改善有机结合,为肥胖共病患者提供兼顾多维度健康需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以心内科为主体的肥胖综合管理

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风险,而高血压和糖尿病又互为危险因素,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既往研究证实,司美格鲁肽2.4 mg可有效减重,为患者带来综合的代谢及心血管获益。目前,国内外指南均一致推荐司美格鲁肽2.4 mg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肥胖症的综合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一例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前期、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患者接受了以心内科为主体的肥胖综合管理,除给予降压药物以及呼吸机治疗外,患者还接受了司美格鲁肽2.4 mg治疗。随访结果显示,该例患者不仅实现了强力减重,BMI达标,血压也得到协同控制,降压药物用量得以减少,糖代谢异常状况明显改善,OSAS症状也有所减轻。可见,司美格鲁肽2.4 mg正在用实际疗效推动肥胖共病治疗从“单病症应对”向“多维协同改善”的范式转变。

结 语

时光之轮,飞速奔驰!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此次会议迎来尾声。从循证数据解读到临床经验分享,会议围绕司美格鲁肽2.4 mg的核心价值,构建起肥胖症诊疗的多元视角。展望未来,愿各方携手以此次会议为纽带,积极将前沿学术成果转化为临床实效,持续推动肥胖症诊疗升级,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Wilson L, et al. Semaglutid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compared with tirzepatide in pati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and ASCVD and without diabetes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ngress 2025; 29 August–01 September 2025; IFEMA Madrid, Madrid, Spain.

2.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 肠促胰素类减重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08):950-970.

3.Wilding, et al. N Engl J Med 2021; doi:10.1056/NEJMoa2032183.

4.Davies, et al. Lancet, 2021; 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213-0.

5.Wadden, et al. JAMA. doi:10.1001/jama.2021.1831.

6.Rubino, et al. JAMA. 2021 Apr 13;325(14):1414-1425. doi: 10.1001/jama.2021.3224.

7.Garvey, et al. Nat Med 28, 2083–2091 (2022).

8.Kadowaki, et 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22.

9.Mu Y, et 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24. 12(3): p. 184-195.

10.Rubino, et al. JAMA 2022; 327(2): 138-150

11.Lincoff AM et al. N Engl J Med 2023;DOI:10.1056/NEJMoa2307563.

12.Ryan DH, et al. Nat Med. 2024 Jul;30(7):2049-2057.

13.Colhoun HM, et al. Nat Med. 2024 Jul;30(7):2058-2066.

14.Kahn SE, et al. Diabetes Care. 2024 Aug 1;47(8):1350-1359.

15.魏卓奇, 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3, 26(11): 1017-1022.

16.Ruseva A, et al. Obes Sci Pract. 2024 Feb 8;10(1):e737.

17.Mathur V, et al. JAMA Surg. 2025 Mar 5:e250001.

18.Nie Y, et al. Obes Surg. 2025 Feb 13.

19.Jean-Baptiste Bonnet, et al.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24 Jan;32(1):50-58.

撰写:安墨

审校:Nia

排版:Atai

执行:Atai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