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沙成金”里的内蒙古力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6:50 2

摘要:杭锦后旗正在推进的3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内蒙古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重点工程,总投资近12亿元,目前已完成异地治理27083亩、光伏板下治理8917亩。截至2025年8月底,已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可达5.8亿千瓦时,年纳税超千万元。

沙漠里不再只有驼铃和孤独

还有蓝海般的光伏板

肉苁蓉的金色名片

以及穿沙公路上传来

农牧民的欢笑声

......

一场场 “点沙成金” 的奇迹

在内蒙古的沙漠里上演

从治沙到用沙

从沙害到沙利

内蒙古人用智慧和汗水

让沙窝窝变成了金窝窝

快来围观

内蒙古是怎么把沙漠变成

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

“网红打卡地”

光伏蓝海:

沙漠里的“阳光存折”

秋日时节

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沙海中

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如静默的海洋铺展

日光下泛着细碎银光

板间沙地的小草正在肆意生长

杭锦后旗境内有64万亩乌兰布和沙漠

目前已完成治理51.6万亩

在国家新能源

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

当地将清洁能源开发与

防沙治沙深度融合

让光伏板成为沙漠治理的“利器”

杭锦后旗正在推进的3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内蒙古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重点工程,总投资近12亿元,目前已完成异地治理27083亩、光伏板下治理8917亩。截至2025年8月底,已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可达5.8亿千瓦时,年纳税超千万元。

“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遮蔽阳光减少地表水蒸发,帮助植被恢复,实现发电与治沙双重功效。”

技术员高尚

咱就是说

这“一箭双雕”

简直不要太划算

“项目建设中,优先雇用本地劳动力,电工、清洁、看护等岗位为农户开辟新收入渠道。日工资150元,还不耽误农活。”

双庙镇村民黄立岁

据测算

光伏电站收益扣除运维费用后

将为当地845人

提供帮扶与产业分红169万元

为648人

发放公益岗补助38.88万元

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39万元

日常运维还将提供就业岗位

人均年收入可增加7200元

是谁羡慕了

小编不说

沙生药材:

梭梭林里的“沙漠黄金”

2020年,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面对沙窝窝

在生态修复基础上

积极发展特色生态农牧业

种植肉苁蓉、甘草等沙生中药材

固沙增收

特别是

依托梭梭林嫁接的肉苁蓉

已成为当地的“金色名片”

这不

种植梭梭的张大爷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梭梭根下长的不是苁蓉,

是‘金条’!以前地里刨食看天吃饭,

现在沙地里刨‘金’,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依托梭梭林嫁接的肉苁蓉。

除了“凡尔赛”的老大爷

这里的操作也秀得飞起

目前全县梭梭治理沙漠面积超30万亩

建成人工接种肉苁蓉为主的

蒙中药材面积近14万亩

产值直接冲上3亿元

绝对是

妥妥地“沙里淘金”

穿沙公路:

沙漠中的“黄金通道”

在内蒙古大地

已建成穿沙公路4.5万公里

打通约7000个建制村

1.8万个自然村

一条条穿沙公路与草方格 防风林

共同构成防沙屏障

将流动沙地切割成“棋盘格”

既为防沙治沙提供公路服务

解决出行难题

又推动旅游

农牧业和光伏等产业同步发展

穿沙公路绿意盎然。

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乌白公路是该旗开通的第13条穿沙公路,也是迄今为止赤峰市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沥青路面穿沙公路。在乌白公路的带动下,2024年,翁牛特旗接待游客28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38亿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13.6%和7.2%。同年,乌白公路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目前,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6条穿沙公路“两横四纵”,总里程近930公里,通过在穿沙公路两侧栽种沙柳进行固沙,治沙控制面积已达600万亩,穿沙公路两侧草木葱茏,绿色一路突围。

从“沙进人退”到“绿富同兴”

一条条穿沙公路

切断了沙漠向城乡周边输沙的通道

确保我国北方交通

主要干线的安全

从卫星俯瞰

金黄虽然是沙漠的底色

但绿色正成为它们的“新衣”

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草带将库布其沙漠与黄河隔绝开来,有效阻沙入黄。娜荷雅 摄

如今的内蒙古

沙漠不再是“死亡之海”

而是变成了

“蓝色光伏海”

和“绿色财富地”

光伏板下绿意盎然

梭梭林中藏着“黄金”

穿沙公路成了金色纽带

......

内蒙古人民

用智慧、汗水和科技给出答案

沙窝窝真的能变金窝窝

这不是魔术

是内蒙古力量

文案:贺嘉琦

统筹: 王静超 张璐

监制:戴宏 赵静

资料来源:中新网、央广网、人民网、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

来源:正北方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