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林区公安三维赋能,让交通安全宣传更有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16:35 1

摘要:交通安全宣传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前置环节。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公安厅林区公安局交警支队立足辖区实际,以“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为核心,构建“新载体、新话语、新联动”三维赋能体系,推动交通安全理念从“被动灌输”向“主动认同”、“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

民主与法制讯(记者王立三 □孙大连 通讯员程璐)交通安全宣传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前置环节。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公安厅林区公安局交警支队立足辖区实际,以“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为核心,构建“新载体、新话语、新联动”三维赋能体系,推动交通安全理念从“被动灌输”向“主动认同”、“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切实打通交通宣传“最后一公里”,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筑牢防线。

创新载体,让宣传场景从“固定”走向“流动”

黑龙江省公安厅林区公安局交警支队打破传统固定宣传模式,将交通安全知识嵌入群众生活场景以实现“随处可见、随时可学”:不仅在辖区餐饮、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打造“移动宣传站”,张贴聚焦“斑马线礼让”“酒驾危害”等高频风险点的海报,让群众在消费休闲时轻松获取安全提示;还联合物业激活“社区微阵地”,在小区宣传栏设置“交通安全小贴士”、投放互动式展板,把宣传点建在居民“家门口”,让安全知识融入日常出行;同时拓展“线上云空间”,开设“萌偶上岗聊交安”专栏,通过动画短片、在线互动等形式解读法规,突破时空限制,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学习观看。

创新话语,让宣传内容从“生硬”转为“共情”

黑龙江省公安厅林区公安局交警支队以“共情”为核心创新宣传话语,摒弃生硬说教,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传递安全理念:通过收集辖区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改编成“以案说法”短文与漫画,以“身边案例”替代“抽象法规”,让群众从熟悉场景中直观感受交通违法危害;将“严禁超限超载”“禁止酒驾”等强硬警示,转化为“收割车辆忙穿梭 礼让慢性防事故”这类温情表述,用情感触动强化安全自觉;同时针对年轻驾驶员群体,制作交通安全表情包、酒驾成本计算器等趣味内容,以年轻化表达降低接受门槛,让交通安全宣传真正打动人心。

深化联动,让宣传主体从“单一”变为“合力”

黑龙江省公安厅林区公安局交警支队深化联动协作,打破“单打独斗”模式,联合多方力量构建交通安全宣传共同体以扩大影响:一方面联动“家校社” 守护青少年安全,与学校合作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交警担任“校外安全辅导员”,还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成为家庭交通安全“宣传员”,推动安全理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另一方面联动货运、客运、外卖等重点企事业单位,签订《交通安全宣传责任承诺书》,指导企业建立内部交通安全培训制度,将宣传责任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挂钩,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同时联合各林农场合建 “交通安全宣传联盟”,吸纳群众志愿者参与,形成“交警主导、群众参与”的多元模式,让交通安全的声音传得更广。

编辑:袁成亮

来源:民法黑龙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