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宣布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1:45 1

摘要:南海潮起,春风抚绿。在宝安区两会击鼓催征之际,4月10日,宝安区以“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以“全域开放”为抓手,为好产品找好场景、为好场景找好产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也是宝安首

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

宝安召开“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主题新闻发布会

南海潮起,春风抚绿。在宝安区两会击鼓催征之际,4月10日,宝安区以“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以“全域开放”为抓手,为好产品找好场景、为好场景找好产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也是宝安首次在区两会期间召开创新创业专题新闻发布会,彰显出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快构建具有宝安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强决心与坚定信心。

场景开放是驱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培育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作为深圳工业“基本盘”、制造“压舱石”的宝安,着力构建全产业、全领域、全区域的场景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发布会上,宝安区发改局局长王凌云介绍了宝安打造“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的“12345”工作主框架,并与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沈彦、区公共物业管理局局长马东、区财政局局长李烨华就如何为创新创业提供空间、政策、资金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回答记者提问。宝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富嘉礼主持新闻发布会。

“1”个转变

授人以渔,是宝安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长期主义。在这里,从政府到企业和个人创业者,都非常重视和关注场景创新。

近年来,宝安将“开放场景资源”作为牵引,为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首试、新产品首用的“试验场”。

去年11月12日,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在前海宝安会展湾启动,由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设立的跨境数据空间工业应用场景创新实验室落地宝安,全国首个面向工业领域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在宝安加速孵化,为深圳“数据特区”建设提供工业领域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场景示范。

几天后的11月15日,前海、宝安举行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成果发布会,对外发布多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应用案例,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落户运营。

据了解,通过市区联动,目前宝安已开放了宝安机场货站、海滨广场、低空飞行等一系列场景,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前来投放新技术、新产品。

兆威机电“灵巧手”在宝安机场开展实测验证,率先用于机场智能分拣场景,效率提升42%。

丰图科技在宝安实施“数字孪生”推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智能化项目,在由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共同举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中,荣获城市治理赛道全国一等奖。

“传统政策补贴模式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我们转变思路,推动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以场景赋能未来。”王凌云说,宝安有界、场景无限。未来“城市即场景”,宝安全域都将成为创新试验场、科技加速器。

“2”条主线

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场景的创新方向。

近年来,宝安全力支持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先行先试,鼓励企业发布首批次、首版权、首台套产品,并支持企业在宝安推出新品、发布首秀、开展首展。

去年11月15日,兆威机电在宝安发布兆威机电全驱动仿生灵巧手项目,集成了包含触觉感知的控制系统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控制算法,具有17个主动自由度,并首创式将驱动器放置于指节内部,使每个指节可独立运动,实现复杂动作。

同日,商汤科技总经理李廷波发布了商汤智能汽车新技术——商汤绝影,围绕UniAD端到端的自动驾驶、以大模型为基础的座舱大脑和舱驾融合3大关键方向,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宝安“首发经济”炙手可热。高端两轮电动车新品牌“TASOW探所电动”全球首店入驻前海壹方城;海雅缤纷城新开Hollister House华南首店……全年,宝安引进各类各级首店107家,其中全国首店8家、省份首店2家、城市首店60家、区域首店37家。

“我们将全力支持‘三新’与‘三首’并进,以场景加速创新。”王凌云介绍说,从2025年起,宝安将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力争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3”大示范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国土大区,宝安拥有海、陆、空、铁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智能制造场景优势。王凌云介绍说,携手前海、面向湾区,推动制造大区、工业大区向场景大区迈进,宝安首批将重点围绕低空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三大领域发力。

低空应用方面,宝安已经建成全国首个载人无人机城市运营中心,拥有121个起降点、137条航线,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25.8万架次,未来将扩展至智能配送、城市治理、应急救援、eVTOL商业通勤等场景,打造低空经济“最佳示范地”。

智能制造方面,宝安将依托“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产业体系,当好“场景策划师”“场景撮合官”,围绕企业转型升级、技术突破的痛点难点,鼓励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场景创新,通过“揭榜挂帅”“场景竞赛”等形式,将企业“技术参数”转化为用户“场景痛点”。同时,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加快企业“智改数转”,升级企业场景创新“技术装备”,打造一批领航级、卓越级“智能工厂”。

智慧城区方面,宝安已经上线了全国首创的“宝医数智”医疗大模型,覆盖9家医院、220家社康,实现24小时在线的AI辅助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60个场景应用,惠及近500万居民。未来,将完善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智慧大脑功能,丰富“AI+场景”应用,让城市更智慧、民生更暖心。

“4”张清单

应用场景创新离不开供需的精准对接。

宝安坚持“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将推出“2+2”四张清单——

政府开放清单。坚持“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依托宝安丰富的海、陆、空等自然资源,围绕市政道路、公园绿地、主题景区等公共空间资源,定期梳理发布一批场景清单。

政府采购清单。统筹政府、国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资源,结合政府投资项目、政务服务、服务外包采购等领域,在重大赛事活动、智能交通、政务服务等系列领域,集中梳理形成一批场景,定期发布建设需求清单,实现“政府点单,企业接单;政府挂榜,企业揭榜”。

企业需求清单。开展应用场景需求征集、遴选,建立“企业点单、政府接单”“企业点单、政府撮合”等形式,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企业完善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开拓新业务,让更多企业家、创业者分享宝安机会。

企业能力清单。推动“创新迭代,卡位入链”。坚持企业有技术、政府帮落地、企业出产品、政府找市场,定期发布“宝安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迭代,卡位入链”。

“5”大主题

锚定“更新质的产业、更新潮的消费、更智慧的城区、更暖心的民生、更绿色的生态”等“五大主题”,整合优化现有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全领域开放、全区域应用、全链条支持、全要素保障、全周期包容的“五全”支持机制,实现气象一新、面貌一新、效益一新。

王凌云还代表宝安区委区政府,向全球企业家、投资者、创新创业者发出邀请——

如果您有技术,宝安愿做“首试平台”,提供场景验证、要素支持。

如果您有产品,宝安愿做“首发窗口”,联动政府采购、市场推广。

如果您有梦想,宝安愿做“长期陪跑员”,为企业成长全程护航!

四方面发力

护航场景开放标杆城区建设

宝安将如何全方位护航场景开放标杆城区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宝安区发改局局长王凌云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宝安将主要在四个方面发力——

组建场景服务专班。建立跨部门跨街道协同工作机制,加快出台专项行动方案,确保场景开放有人统筹、有人谋划、有人跟进、有人服务。

强化供需对接机制。实施“为好产品找好场景、为好场景找好产品”双找行动,定期征集、动态遴选“四张清单”,构建“挖掘征集-遴选发布-对接落地”滚动实施机制。依托“宝i企”开通“宝安场景直通车”板块。

夯实要素资源支撑。推动政府数据资源最大化予以开放共享,加快各类工业互联网、电子材料院等公共技术平台开放共享,共建“场景实验室”,降低企业试错成本。鼓励底层技术跨界示范应用。

创新政策推广支持。用好用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三首”产品政策。在宝安日报、宝安融媒等媒体平台开辟“爆款新品”栏目,在湾区展示中心定期举办新品发布会,在欢乐港湾设立展示、体验、销售一体的创新精品长廊,力争“周周有发布,月月有新品”。开展场景创新大赛,优秀案例纳入区创新名录并向全国全省全市推广。

继续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企业是宝安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据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沈彦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 2024年,宝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9家、总量达277家,位居全国区县第三;

➤ 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6家、上市企业5家,均为全市第一;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7397家、连续8年领跑全国。

➤ 全区高层次人才5861人,留学归国人员2万余人,技能人才12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突破140万,推动全区专利授权总量近50万件、连续六年全市第一。

沈彦介绍,2025年,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建设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宝安将坚持树牢科技打头阵的发展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在两位数以上。组建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联合体30个以上,推动单一创新向联合创新升级、竞争创新向共享创新转变。并强化市区联动、紧密协同前海,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大院大所布局的平台由“落子生根”向“开枝散叶”转变。高标准、强实效建设华为云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电子材料院、南方工研院、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一批产业支撑力强、成果转化率高的开源创新服务平台。同时,引进各类人才2万名以上。高效落实应届毕业生来深15天免费住宿等政策。支持潜力企业、新锐企业放手创新、放心创业,让有理想、有梦想的各类人才进得来、住得安、留得下、能成业。

百万空间零租起

宝安现有工业厂房、研发用房、商业办公、仓储物流四类产业空间近1亿平方米。为分类分级保障初创团队和各类企业的空间需求,宝安将构建“普惠+定制”产业空间供给体系,精挑细选超百万低成本、高品质、定制化的优质产业保障房供优质企业选用。

据区公共物业管理局局长马东介绍——

面向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前沿产业领域,推出2万平方米“零租”空间,通过遴选入驻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享2年免租优惠;打造2.3万平方米“极客智造”“无忧空间”,入驻的初创团队可享3-12个月免租优惠。

面向软件、互联网、数据文娱产业,在前海科兴科学城、稻兴环球科创中心等园区,推出8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空间,通过“政府补一点、园区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大幅度降低租金成本,通过遴选入驻的企业可享首年免租、后续两年3-7折租金优惠。

面向低空经济产业,在大铲湾、燕罗两个低空经济产业园,推出4.8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空间,新引进的规上企业可享3折租金优惠,新引进的规下企业可享5折租金优惠。

面向重点产业集群集聚,推出41.83万平方米创新型产业用房,通过遴选入驻的企业按不同标准可享3、5、7折租金优惠,其中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29.5万平方米,用于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雪花科创城、云展大厦、嘉州大厦等12.33万平方米,用于支持“视半工备、海陆空网”重点产业集聚。

除了以上已建成的产业空间,宝安还在新建的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等优质园区,提供46.5万平方米可定制产业空间,租金不高于市场参考价,满足企业个性化发展需求。

同时,宝安建立“园长制”挂点服务机制,区领导、53位处级干部任“园长”,分别挂点97个重点园区。并专门成立了产业空间保障工作专班,开发上线了“AI智选空间”小程序。还将持续开展产业空间租赁市场“五乱”现象综合整治行动,切实减轻企业经营成本。

全市唯一!宝安双种子基金赋能创新创业

由区政府全额出资的宝安引导基金,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市场化资源配置、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打造覆盖多领域全周期的“基金矩阵”。目前已参与设立了23只子基金,联动形成超千亿规模的产业基金集群,投资阶段已覆盖种子期、天使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并重点投向“视半工备、海陆空网”等重点集群,构建形成了“政府资金撬动+引导基金聚势+子基金群协同”的全周期资本赋能体系。

“截至目前,宝安引导基金投资覆盖区内企业超百家次,其中直接投资的企业已成功上市5家。”区财政局局长李烨华介绍说,目前全市设立了3只种子基金,宝安区积极响应争取,成功落地2只,分别为深创投红土种子基金、规模3亿元,同创智享种子基金、规模2亿元,成为全市唯一的双种子基金落地区。

作为宝安引导基金投资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种子基金将深度融入宝安区“视半工备、海陆空网”重点产业布局,为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真正助力早期初创企业“从0到1”的融资困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扶持宝安初创企业成长。

来源 | 宝安日报

记者 | 何一航/文 宋璐/图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