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这些中介的存在确实能够帮助大家从银行获取信贷,有时候他们好像有通天本领,大家亲自去银行借不到的钱通过他们一番操作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贷款审批下来。
提到银行中介,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怎么怀好感,尤其是对那些违法违规的银行中介,大家更是恨之入骨。
虽然这些中介的存在确实能够帮助大家从银行获取信贷,有时候他们好像有通天本领,大家亲自去银行借不到的钱通过他们一番操作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贷款审批下来。
这些中介虽然对客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的违法违规行为也不容忽视。
对此,进入2025年以来,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就联合发起了打击金融黑灰产专项行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前两天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就发布了两部门联合打击金融黑灰产的第1批典型案例。
在这些案例当中,有的跟银行贷款诈骗有关,有的跟保险骗保有关。
其中银行骗贷这个事情是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职业背债。
在这个案例当中,以宁某为首的一些违法中介在全国到处招揽那些信用白户,这些客户可以说是“三无”产品,没有资产,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完全是一片空白。
但这些客户往往会成为这些违法中介的关照对象,通过说服这些白户之后,他们会把他们包装成优质的客户,然后从银行骗取贷款。
比如在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这起嗯嗯案例当中,宁某等人就招揽一些不符合银行条件的客户,然后给他们制造虚假的工作,虚假的工资,而且这些虚假材料有可能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包装,单纯从资料上来看基本上看不出什么破绽,这完全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材料造假。
把客户包装之后,他们就会寻找一些准备把房子卖掉的业主,然后私底下跟这些业主沟通好,给他们一定好处之后让他们配合制作假材料,比如有些业主就提供了假的首付支付凭证。
拿到首付支付凭证之后,这些中介开始利用他们在银行的内部关系进行信贷申请,然后又通过一些合作的房产评估公司对房产进行高额评估,从而大幅拉升房子的价值。
比如市场售价100万的房子有可能被他们评估到180万甚至更多,然后按照七成的按揭贷款向银行提出申请,本来100万的房子最多只能申请70万,但把它评估到180万之后最多可以从银行批近130万。
等银行贷款批下来之后,他们从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给业主充当房款,剩余的资金则由这些中介全部瓜分。
完事之后他们又利用包装客户具有房产的资质到处向各大银行申请信用卡,这些信用卡申请下来之后他们自己掌控账号,并把资金套现出来。
通过这些违法违规操作,宁某等一些中介从2019年7月到2020年5月份累计为11个客户办理高评高贷,诈骗银行贷款共计738万余元;另外恶意透支银行信用卡资金575万余元,合计诈骗银行超过1,400万。
这个诈骗金额可以说特别巨大,它不仅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一些职业背债人挖下巨大的坑。
表面看,这些职业背的人啥也不做,只需要提供一个名额就可以白拿一套房,但实际上这些违法中介从银行所申请的各种贷款所透支的各种信用卡额度全都是由这些职业背债人承担,最终银行肯定会追究他们责任的。
而对于这些违法违规的中介,他们已经构成了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最终也被法院判以重刑,其中主犯宁某因为犯贷款诈骗罪以及信用卡诈骗罪合并被判16年有期徒刑,并处以80万元的罚款。
不过看到这个判决结果,很多人都说宁某赚了,毕竟他们一伙人从银行累计诈骗了1400多万,现在才被判80万,那岂不是赚了1300多万?这样算下来就算坐16年的牢,平均每年也净赚80万块钱,这个收入要比打工划算太多了,这个也太爽了吧?
在这大家不要把问题想得那么简单。
首先大家要弄清楚罚款跟没收的区别。
法院所作出的80万判决是罚款,这跟涉案金额无关;宁某等一些非法中介从银行骗取的1400多万元,法院肯定会想方设法追回来的,比如冻结银行以及网络各种现金账户,同时查封各种资产拍卖用于偿还银行的损失。
如果这些非法中介名下的各项资产拍卖完之后仍然不足以偿还银行的损失,银行仍然可以保留民事追究责任,等未来这些中介刑满出狱,银行仍然可以要求他们偿还剩余的部分,所以这些违法中介下半辈子基本上就这么毁了。
实际上最近几年被处于重罚的中介可不在少数,除了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这个典型案例之外,从各地法院公布的判决案例来看,有很多中介都被处以重刑,而且有不少都是窝案。
而且随着我国对金融黑灰产打击力度的深入,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中介会被判刑坐牢的,对此我们只能说这些中介咎由自取,报应终究会来的。
毕竟这些年被这些违法违规的银行中介毒害的客户可不在少数,这些违法中介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坑害客户,骗取银行贷款,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比如对于客户,他们经常使用各种违法违规手段榨取巨额资金,除了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职业背债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手段。
第1个是高昂的手续费。
这些中介最为人诟病的一个地方就是收费非常高昂,而且收费不透明。
有些银行中介在宣传的时候,可能宣称只收取2%~5%的手续费,看起来还能接受,然而在办理的过程当中,他们又以材料费,打点费,征信修复费等各种理由收取费用,前前后后加起来,区间费占贷款额度的比重有可能超过20%,甚至30%。
比如之前北京有一个客户通过贷款中介操办从银行办理了600万的贷款,但实际他拿到手的钱只有500万左右,相当于贷款中介费高达100万,这个中介费远远超过银行的贷款利息。
第2个是AB贷。
这几年被AB贷坑害的客户可不在少数,有一些中介在给客户办理贷款的过程当中,因为客户不符合银行条件,他们会要求客户提供一个资质比较好的人来提高所谓的资信,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谎称银行贷款已经批下来了,只需要联系人过来签字就可以。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他们会调包,用联系人的名义去申请贷款,结果导致一些联系人莫名其妙地就背上了巨额的债务。
第3个是胡乱申请信贷。
现在有一些中介非常嚣张,在客户去找他们办理业务之后,他们就把客户的资料甚至银行卡以及密码,手机号都全部控制,然后用客户的资料到处申请各种贷款,除了线下的贷款机构之外,还会在线上到处申请,结果导致很多客户留下了大量的贷款申请记录,征信直接花掉,有的还会欠下各种高利息的网贷。
这些中介这种违法违规的行为虽然短期内能够解决客户的资金问题,但却给客户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有些客户可能因为找了这些中介之后直接被债务压得翻不过身。
可以说这些中介违法违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老百姓对这种违法违规的中介也是恨之入骨,基于这些中介的违规行为,最近几年从监管部门,再到银行行业协会,再到银行都在积极打击这种违法违规的中介。
比如2025年3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公安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规定》,并开启了长达6个月的金融黑灰产专项整治行动。
与此同时,各地的银行协会也开始对银行跟中介的合作进行整顿清理排查,前段时间广东有不少银行就纷纷撇清了跟一些中介的合作关系。
在这些雷霆手段之下,2025年被抓的银行中介可不在少数,对于这些落网的银行中介,我估计没有谁是无辜的,只是看他们犯罪的严重程度而已,最后估计都免不了要吃牢饭,就看是判一两年还是十几年而已。
来源:毒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