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世纪欧洲曾流传过一种荒诞的“浪漫”,贵族们竟将结核病视作“荣耀”,诗人拜伦甚至直言愿死于该病,只因觉得“垂死模样能获贵妇赞美”。可褪去传说的滤镜,结核病从来不是浪漫的象征,而是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致命传染病。2019年结核病全球新发近1000万例,141万人
中世纪欧洲曾流传过一种荒诞的“浪漫”,贵族们竟将结核病视作“荣耀”,诗人拜伦甚至直言愿死于该病,只因觉得“垂死模样能获贵妇赞美”。可褪去传说的滤镜,结核病从来不是浪漫的象征,而是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致命传染病。2019年结核病全球新发近1000万例,141万人因此离世;中国每年也有超80万人感染,它用极强的传染性、隐匿的早期症状和漫长的治疗周期,持续威胁着人类健康。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这种细菌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其中以肺结核(俗称“肺痨”)最为常见,也是主要的传播源头。感染结核杆菌后,人体的反应分为两种:
·多数健康人能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杆菌,或与杆菌达成“潜伏平衡”(即潜伏性结核感染),这类人群无任何症状,也不具备传染性,但一生中有5%-10%的风险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者、长期吸烟者)、老人、儿童等,更容易从潜伏感染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出现咳嗽、咳痰乏力、夜间盗汗、不明原因低热、体重骤降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不仅会损伤肺部功能,还可能产生耐药结核病,治疗周期延长至18-24个月,治愈率大幅降低,病死率更高。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扩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甚至吐痰时,会将含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入空气,这些飞沫形成的“气溶胶”可在密闭空间(如家庭卧室、办公室、病房)中悬浮数小时,他人只需吸入少量,就可能被感染。而潜伏感染者和治愈者无传染性,因此切断“活动性患者-空气-健康人”的传播链,是防控肺结核的核心。
面对肺结核,无需恐慌,它是可防可治的传染病,只要做好“主动防御”,就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1.增强自身抵抗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戒烟限酒,减少肺部损伤;坚持锻炼,提升免疫功能,这是抵御结核杆菌的基础。
2.早发现、早治疗:若出现持续咳嗽、咳痰(超过2周)、低热、盗汗等疑似症状,及时到医院做胸部CT、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确诊后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
3.切断空气传播途径:活动性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焚烧;家庭或病房中多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稀释空气中的杆菌浓度;避免在密闭空间与活动性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必要时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
4.定期体检与疫苗防护: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长期住院患者、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做一次肺结核筛查;新生儿按规范接种卡介苗,虽对成人肺结核保护有限,但能有效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风险。
从中世纪对结核病的荒诞误解,到如今依靠科学实现“可防可治”,人类对抗“白色瘟疫”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主动防控”的核心逻辑——既要靠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筑牢“自身免疫防线”,也要靠通风、防护口罩切断“传播链条”,更需要专业科技补上“空气消杀”的关键一环。雷神空气消毒机,用科学的方式守护好每一口空气,就是为自己、为家人筑起了远离结核病的安全屏障,让健康多一份踏实的保障。
注:本文信息、图片整理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leisdlz@163.com。
来源:雷神等离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