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1:12 2

摘要:今年以来,垣曲县新城镇清源村坚持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以基层服务为基础、以基层联动共治为核心、以基层精细化治理为支撑,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格局,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以来,垣曲县新城镇清源村坚持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以基层服务为基础、以基层联动共治为核心、以基层精细化治理为支撑,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格局,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队伍建设,筑牢治理根基。为破解力量散、效果差等常见“梗阻”,清源村紧盯人这个关键因素。一是培优“头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把政治素质高、头脑灵活、群众公认的骨干人才纳入后备力量管理,跟班培养,历练提升。二是回归“引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政策措施,积极引导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本村大学生、退役军人等30余人组成村级志愿服务队参与村级事务,培育出一批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敢创新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村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派出“强雁”。镇政府派出3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精、懂农村爱农业的机关干部包联,提供项目申报、运营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指导。

——多元协同共治,凝聚治理合力。基层治理非“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清源村整合治理资源,组建“村干部+党员+网格员”的服务队伍,形成“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通过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实现从“支部主导”到“多元协同”的转变。构建全域联动“一张网”。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矛盾化解专题会,对基层治理、矛盾调处等进行专门部署。深化“警网融合”,组织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防控快速反应体系,做到反应快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铆足矛盾化解“一股劲”。坚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导向,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工作。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及时调处群众矛盾;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力量,利用“五老”志愿者对村内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同时,针对重点人群落实“五包一”责任制,建立包保台账,细分细化管控责任。

——开展环境整治,扮亮和美乡村。清源村探索建立“净化先行、绿化点缀、亮化提升”的环境整治模式,在基础完善、综合治理等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明确重点。将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明确责任人和整治标准,重点围绕街道巷尾、河道沟渠进行整治,常态化开展垃圾收集转运。二是调动力量。充分整合镇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村级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组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采取以点及面、包片划段、责任到人、整体推进的方式,通过“人力+机械”,对生活垃圾、枯枝柴草、乱堆乱放杂物等进行拉网式清理整治。三是绿化点缀。充分利用十八河尾矿库拆迁闲置宅基地,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生态功能,注重景观效果,以道路、沟渠等为骨架,开展闲置宅基地覆土、绿植栽植、安装护栏等工作,着力打造集生态、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文明休闲区。

——建立健全机制,有效回应需求。清源村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健全相关机制,完善村“两委”联席会议、“一约五会”等制度,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机制,搭建村级民主协商新平台,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倒逼规范落实,坚持以公开来倒逼管理规范运行,着力推进议事决策公开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做到运行程序、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公开,确保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强化监督保障,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持续整顿党员干部作风,充分发挥村民自我管理作用,通过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加大对清廉工作的监督和督促力度。

下一步,清源村将强化党建引领,紧盯关键环节,充分发扬“高效、过细、见真、抓实、担当”工作作风,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在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排头兵的垣曲战场上争先创优。 (记者 雷登攀 通讯员 李亚强)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