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卡脖子,中国口腔国家队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走向世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05:18 1

摘要:9月13日,2025世界口腔医学大会(FDI)刚刚闭幕,中国口腔医学的国家队为来自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35000余名专业观众展示了科技创新实力。但曾经,超过95%的口腔医学高端耗材、高端的技术装备来自进口,如今本土研发的装备、技术走向临床,走向世界。

9月13日,2025世界口腔医学大会(FDI)刚刚闭幕,中国口腔医学的国家队为来自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35000余名专业观众展示了科技创新实力。但曾经,超过95%的口腔医学高端耗材、高端的技术装备来自进口,如今本土研发的装备、技术走向临床,走向世界。

9月12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科研处处长徐明明(前排左一)展示走向世界的新成果。受访者供图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科研处处长徐明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成果转化方面,除了除了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等常规形式的转化,该院以全资子公司作为资产管理平台,让科学家研发的前沿成果以技术入股形式享受成果转化的红利。

“举个例子,我们二十多年前做全瓷牙又贵又要等很久,因为产品全部依赖进口,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牙齿颜色自主化定制相近颜色,并且与中国厂家合作生产,已经远销120多个国家。”徐明明说。“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更多的关注医生所想,给患者能带来非常便捷舒适的体验,只有这样的好产品才能真正走向全世界。”

9月12日,华西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林云锋教授向记者展示原创成果。尹薇摄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林云锋教授向记者介绍,本次展会,华西口腔围绕医疗器械、数字化诊疗、生物材料、数智教学、智慧医院、出版与科普六大领域展出50余项转化成果,均围绕口腔卡脖子技术与临床痛点、难点问题。

“过去5年,科研转化每年增长率达到100%,可以说在世界口腔医学领域也是比较领先的。”林云锋介绍说,例如华西口腔全球首创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AI+AR)技术融合的“TARS”口腔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开辟了口腔外科手术的新范式。这些自主研发的系统和设备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微创、美观,在口腔医学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也代表着中国口腔医学的治疗水平在国际上逐渐走到了舞台中央。“我们跟地方政府共同打造“中国牙谷”成为世界最大的牙科工业园区,去年产值超过37亿元,为牙科工业的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9月9日至12日的世界口腔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举办医学创新成果和国际医疗展开幕仪式。医院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上海)名誉主任、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张志愿表示,上海九院口腔学科作为中国口腔医学的“国家队”,始终直面临床挑。形成了闭环运转、良性互动的科研生态体系。该院党委书记马延斌介绍,2018至2024年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获国内专利2422件,转化总金额8.27亿元,其中口腔学科906件、转化约2亿元。“九院模式”牵头制定了上海市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多次入选上海市转化白皮书。2025年医院跻身全国“医学创新转化领军型医院”第一梯队,成为行业标杆。

该院学科规划处处长、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许锋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这次展会一共展出了转化额度超过100万的23个标杆的项目,当天签约的就有16个项目,还有6个待转化的项目在推进当中。未来,九院将继续整合资源,打造口腔医学创新策源地,携手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医学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Sinocare三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