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花坪街道关口村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向上争取资金修建产业路,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产业路成为群众提高产业发展效益的“致富路”,出行安全的“幸福路”,为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花坪街道关口村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向上争取资金修建产业路,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产业路成为群众提高产业发展效益的“致富路”,出行安全的“幸福路”,为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记者在花坪街道关口村采访时看到,连片的土地充满生机,十几名群众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在烤烟地里覆膜、开孔、覆土。而之前,这还是一块块撂荒地。随着产业路的修通,昔日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如今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烤烟种植大户胡云波说:“现在好了,路也修好了,这些土地都成了抢手货了。我都租了100多亩土地来种烤烟,收入还是可观的。一亩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10多名村民来我基地上务工。”
工人张波说:“我家的土地是转租出去的,平时在这里打零工是100元一天。”
产业发展,基础先行。在关口村下竹坪组,一条宽阔的产业路蜿蜒在山间,这条路的建成投用,让周围的撂荒地得到复耕,也让该组村民罗朝伦成为受益者,肥料、机器设备等可以直接运到田里,实现机械化播种、收割,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花坪街道关口村村民罗朝伦说:“过去没有公路,大片土地撂荒,现在产业路修到土地边上,土地全部复耕出来,农机进了耕地,帮我们省时省力,我也种了50来亩辣椒,买了一个旋耕机,土地基本上复耕出来,保护了耕地。”
近年来,关口村已建成10条产业路,全长12公里,串联起村庄的各个角落,惠及600余户2500余人。这一条条“民生路”将“零、散、偏”的土地连接起来,不仅改善出行条件,更是激活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让昔日“沉睡”的土地焕发了生机,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花坪街道关口村村委会副主任任明江说:“关口村山坡多,过去路不通,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现在好了,路修通了,我们更有信心发展产业了。接下来,我们将依托产业路发展种植烤烟、辣椒、高粱、玉米等作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记者:邓邦英 罗浪)
来源:凤冈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