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教育者群像:用知识的犁铧 耕耘希望的田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4:01 1

摘要:在涪陵这片教育沃土上,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专注于教育事业,以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追求,以实际行动和深厚情感诠释新时代教师的精神内涵,书写着涪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在涪陵这片教育沃土上,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专注于教育事业,以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追求,以实际行动和深厚情感诠释新时代教师的精神内涵,书写着涪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谭明生从涪陵乡村到藏东高原 跨越山海践初心

从一线教师到学校管理者,从深耕乡土到援藏支教,他用20年教育生涯书写着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珍溪镇中峰小学校书记、校长谭明生。

22年前,谭明生从高校毕业后,选择了偏远的罗云中学。“农村孩子更需要有人帮他们打开看世界的窗户”,这就是他初登讲台时的初心。在这所乡村学校的教室里,他不仅是传道授业的老师,更主动当起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课余为孩子补习功课、辅导作业等,用真心守护每一颗求学的童心。

2022年,谭明生调任珍溪镇中峰小学校书记、校长。面对师资老化、生源流失的困境,他锚定“文化立校、质量强校”方向,带领团队破局突围,全校凝心聚力,教学质量连续三年斩获全区一等奖。曾经“留不住人”的学校,成了家长口中“放心把娃送来”的好地方。

2024年8月,谭明生主动请缨赴西藏芒康县第二小学援藏。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反应让他整夜失眠、嘴唇干裂,但他很快就投入工作。他针对学校“重分数轻素养”等问题,牵头制定教职工考核方案、教学常规细则,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开展文明班级量化考核、推动师资建设提质、联合涪陵学校开展“空中教研”、组织开展“藏东少年爱祖国”活动、优化课后服务新增藏汉书法等。同时,他还联系涪陵珍溪学区捐赠1.5万余元学习用品,协调近100万元援藏资金,打造了学校录播室与教研活动室。

“教育不是一阵子的事,是一辈子的坚守”这是谭明生常挂嘴边的话。他先后获评涪陵区优秀教师、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昌都市优秀援藏管理干部。

王朝秀从课内到课外 暖心守护学生成长

“让政治课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让学生在真理光芒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是涪陵十八中教师王朝秀从教22年始终坚守的信念。她一直深耕思政教育一线,用专业素养筑牢课堂根基,用创新思维激活教学活力,用育人初心守护学生成长,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政治教师的使命担当。

“政治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启迪”,王朝秀为了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可感可及,她坚持“三个结合”:将教材理论与社会热点结合,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融入思政教学;将抽象概念与生活实例结合,用校园超市的经营模式讲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堂上组织模拟人大代表提案活动等,生动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

王朝秀深知,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于是,她创新推出“行走的政治课”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居委会参与民主协商,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青少年犯罪案件庭审……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

作为一名班主任,王朝秀还建立了“一生一档”成长跟踪表,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在担任高2025届1班的班主任工作中,在学生面对家庭变故时,王朝秀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经常和他们谈心,还积极向学校领导汇报,为其中两名家庭困难学生争取到了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22年春华秋实,王朝秀先后荣获校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还被长江师范学院聘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教师。

唐海军从青丝到微霜 廿余载坚守三尺讲台

自2001年踏上三尺讲台,唐海军在涪陵这片教育沃土上深耕二十余载,书写了一段充满情怀与坚守的育人篇章。

唐海军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到涪陵一中任教以来,他深耕英语教学领域,不断拓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积极进行“四环一线课堂教学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使英语课堂成为语言习得与文化交流的生动窗口。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底色”。唐海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尊重个体差异,以耐心和智慧守护学生心灵。他是学生信赖的“大朋友”,曾经厌学、有思想困惑的学生,在他的悉心引导下重拾学习信心,走向阳光成长之路。他始终坚守廉洁从教的底线,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师德师风在日常的点滴行动中熠熠闪光。他曾获评“涪陵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担任年级支部书记期间,唐海军还牵头组织教师团队帮扶困难学生,借助集体力量护航学子成长,用无私的爱点燃学生的逐梦之火,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引路人。涪陵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这些荣誉称号,正是对他仁爱育人的最好肯定。

二十余载教育路,从青丝到微霜,唐海军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帆,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舵,在涪陵教育热土上培育出桃李芬芳。唐海军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让教育之光照亮更多学子前行的道路。

她是一名90后,从教仅七年,却把最细腻的爱,倾注给了一群“特别”的孩子。她用专业为他们搭建成长阶梯,用陪伴引领他们向阳而行。她就是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黄嘉欣。

2018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黄嘉欣,怀揣着“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的教育信念,一头扎进了特殊教育领域。七年时光里,她从一线教师到班主任,再到办公室主任,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那份扎根特殊教育的初心。

作为一线教师,黄嘉欣从不停歇成长的脚步:她紧跟特殊教育前沿理论,钻研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发展规律,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与信息素养,创造性地将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用趣味化、联想性技巧拆解抽象理论。在她的帮助下,学生们站上艺体比赛与展示活动的舞台,斩获了2023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特教组智力残疾组“特等奖”、第六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排舞公开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

成为班主任后,黄嘉欣的专业功底愈发扎实。她精心打磨每一堂课,其执教的培智数学课,成功入选2023年重庆市基础教育精品课。在她看来,班主任不仅是“教学者”,更是孩子成长的“守护者”。她用专业知识填补学生的能力缺口,更把“关心爱护”融入日常,通过一次次互动活动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成为学生心中最信赖的人。

七年耕耘,润物无声。如今的黄嘉欣,已收获涪陵区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但对她而言,最珍贵的“勋章”,始终是孩子们眼中越来越亮的光。

“让每一颗独特的种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里扎根、发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谈及未来,黄嘉欣眼神坚定。她愿继续扎根特教沃土,永远成为特殊孩子眼里的那道光,照亮他们通往自信与成长的道路。

点亮

让更多小伙伴知道

来源:涪陵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