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巴州日日新——“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巴州综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13:47 1

摘要:9月8日至9日,由中央媒体、对口援疆省市媒体、自治区和兵团主要新闻媒体记者代表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巴州,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入采访。此次采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通过实地探访和多方对话,生动呈现巴州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和时代华章。

活力巴州日日新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巴州综述

9月,巴州大地的秋日画卷正徐徐展开,处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9月8日至9日,由中央媒体、对口援疆省市媒体、自治区和兵团主要新闻媒体记者代表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巴州,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入采访。此次采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通过实地探访和多方对话,生动呈现巴州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和时代华章。

采访团在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采访。

忠诚履职、暖心帮助群众的巴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四级高级警长平龙,巴州州级非遗剪纸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杨爱凤,立志将“荒山变林海”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王成帮,为且末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教师代表荀轶娜……

9月8日,在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采访团沉浸式感受巴州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共建家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不凡历程。

河北省纵览新闻记者侯艳宁说:“主题展馆生动呈现出巴州各族群众血脉相连、守望相助、文化交融的和谐景象。其中,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故事让我十分感动,他们用心里的火,点亮梦想的灯,让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漠,奔赴更好的前程。”

据悉,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由“共筑家园”“共同奋斗”“共创繁荣”“共圆梦想”四个篇章组成。展馆内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巴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为脉络,采取图片展示、视频展播、互动体验等方式,见人、见物、见事、见情,集中展现了各族群众在历史长河中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美好场景。

在库尔勒市阿瓦提乡香梨园,一颗颗成熟的香梨挂满了枝头,香梨采摘工人轻摘轻放,采摘、包裹、入箱等工作正有序进行……

阿瓦提乡是库尔勒香梨的核心产区,香梨种植面积7.3万亩,结果面积7.2万亩,整体种植面积占比库尔勒市超过20%,种植农户3000余户,年产香梨6万至8万吨,是名符其实的“中国香梨之乡”。

《农民日报》新疆记者站负责人李道忠表示:“从传统种植到标准化管理,不仅香梨的品质好了,收购价也稳了。如今,阿瓦提乡正以香梨产业为纽带,持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小香梨’真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农户增收的‘大产业’,这也正是我关注,且要报道的重点之一。”

当日,采访团还前往梨香街道凌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风帆广场街角音乐会等地,视角从城市到农村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边走边看,与居民、社区工作者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向往,用镜头记录这里浓郁的文化氛围与民族团结的和谐画卷。

一路欢歌一路行。

9月9日,采访团来到了尉犁县。

在极飞超级棉田,一眼望不到边的棉花长势喜人。目前,棉花已进入裂铃吐絮期。

“嗡嗡嗡……”数架大型无人机正在棉田间作业,立即引起了采访团的注意,大家纷纷拿起手中的摄影器材拍摄起来。

极飞科技智慧农场总监艾海鹏向采访团介绍,在这里,通过无人技术的应用,棉花从耕种到收获,“黑科技”贯穿全程,构建了一整套对棉花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农机自主作业的无人化农场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棉花种植降本增效、稳产增收。2021年至今,超级棉田的无人管理模式逐步成形、成熟。从2024年就开始进行商业推广,现在已经在全疆复制了1466个农场,覆盖面积达70万亩。

口袋鼓囊囊,精神亮堂堂。

在兴平镇达西村民俗风情一条街上,各族群众整载歌载舞,欢乐的笑容溢于言表。

近年来,达西村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为核心,盘活商业街与风情园,美化村容村貌,打造达西展馆红色旅游、“民俗风情一条街”特色饮食、“达西夜市”啤酒美食烧烤、深秋胡杨观光客“民宿”四大旅游功能区,形成达西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村民阿布力克木·木沙说:“十多年来,达西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住的土坯房,也换成了现在的小洋楼。如今的达西,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民族团结,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光明日报》记者章文说:“巴州故事多、题材好,是座‘采访富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正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努力绘就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美好图景。”

采访团一行一路采访、一路刊发,又来到了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及罗布人村寨。

近年来,尉犁县立足本地长城资源优势,坚持尊重历史、保护文化、传承文明、教育群众的理念,深入挖掘和保护独具新疆特色的烽燧历史和丝路文化,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巴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物局局长陈英介绍,巴州以文物资源本体保护、展示、利用为重点,以挖掘弘扬历史文化为核心,积极打造文物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文物资源与优质旅游资源的融合互动,全力打造文物旅游品牌,构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夕阳西下,罗布人村寨,仍然游人如织。

今年,经过近4个月紧张施工,罗布人村寨提档升级项目收官。这座承载着独特地域文化的景区将以全新面貌开启试运营,迎接八方来客。其中,新增设的“罗布麻道 千年回响”游玩项目,让游客化身丝绸之路商队成员,“沉浸式体验”古丝绸之路贸易集市,再现古丝绸之路贸易繁华。

《中国青年报》记者王鑫昕说:“无论是独具新疆特色的烽燧历史和丝路文化的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还是承载着独特地域文化的罗布人村寨,我看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更看到了巴州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

此次采访活动,采访团记者以镜头和话筒为媒介,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全媒体平台,传递巴州的新风貌,感受新时代巴州的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如今的巴州,正以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巴州力量”。(文/图 记者 薛云少)

来源:焉耆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