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不把平时的一些个人思考,整理成文章,放到公众号或者免费社群中?
01
—
前几天有位朋友留言问我,我的写作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事情大概发生在三年前的某一天,当时我突发其想:
为什么不把平时的一些个人思考,整理成文章,放到公众号或者免费社群中?
我认真思考了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把思考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更容易理清逻辑,加深认知;
把知识点通过系列文章分段的方式写下来,是对思维的刻意训练;
坚持写文章,整理素材,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通过互联网的传播,通过网友的点评,更加能鞭策自己。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开始行动起来,我战战兢兢地写下了第一篇文章,这算是正式走出了写作的第一步。
只要有行动,就会有进步!
随着文章越写越多、越写越深,写作质量慢慢提升起来,于是就有了收藏、有了点赞、有了粉丝。
02
—
这正是这几年的写作历程,我的心态有了重大的改变:
工作生活不乏烦心事,与其抱怨、争辩,还不如赶紧开动脑筋、用积极的行动去解决那些实际的问题。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但思考可以!
一个能影响别人的人,绝不是只会无故抱怨的人,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思考者。
这就要求我,在遇到烦心事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理智战胜情绪,是动脑而不是动心。
争辩解决不了问题,但行动可以!
做好示范,树立良好的榜样,率先垂范要比任何的口头教育与责备的刺激和影响大得多。
这就要求我,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时,理清事实,寻找差距,用积极行动去取代抱怨。
03
—
我现在还有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会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当下的事。
反正就是这种状态:如果有人问我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我的回答大概是:我没啥大规划,少空想,多行动,尽力做好当下的事。
与其后悔过往做错了什么,与其纠结大而空的理想,还不如专注当下,给自己定上几个小目标,马上行动起来。
也就是说,如果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那就先脚踏实地让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如果我觉得当下最重要的是好好赚钱,那就应该踏踏实实弄一个项目并坚持做下去。
如果我有理想将来要成为一个写作者,那就从现在开始写好每一篇文章。
那些不内耗的人,很大可能只是他们自始至终都能专注地行动,
对自己的时间和目标“铁石心肠”,坚守住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在当下就能做好当下的事。
04
—
最后,总结一下:
不可否认,多学习、多接触牛人确实能提升认知,但要把一件事做成,最终要靠行动力。
当下的我更希望用“行动”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职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是个学习者,但更应该是个行动者。
如果只有好的想法,却从不付诸实践,那么一切认知就都是空谈。
我也不应该拿所谓的”完美“当借口,用行动和实践去”完善“自我,才是对人生最大的尊重。
我所一直倡导的“增强专业知识”、“提升个人认知”、”改进思维方式",
这些只停留在脑力层面的东西,从上学、工作伊始就开始在培养了,哪一天能到尽头?
我不想仅仅进行无穷无尽的“智力创造”,我已经“知道“的得很多了,该用行动去获取成果了!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