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筛查中多基因风险评分的评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12:09 1

摘要:早期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Ⅰ期或Ⅱ期)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晚期(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当前前列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包括PSA检测的局限性。

多基因风险评分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遗传学基础。

PRS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包括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能力。

PRS相比传统筛查方法的优势,包括精准筛查、减少过度诊断和突破现有方法局限。

PRS目前面临的局限性,如种族差异性、成本效益问题和技术壁垒。

PRS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模型优化、临床整合和个性化筛查策略。

对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应用进行总体评价和展望。

2020年全球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导致约37.5万人死亡。

早期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Ⅰ期或Ⅱ期)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晚期(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这一显著差异凸显了

对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作用。

目前,

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法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当前列腺发生病变(如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或炎症)时,PSA水平会升高。然而,

PSA检测作为筛查工具存在明显局限性:首先,它的特异性较低,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甚至某些生理情况都可能导致PSA水平升高,造成假阳性结果;其次,PSA检测的敏感性也不理想,部分前列腺癌患者PSA水平可能正常,导致假阴性结果。

由于PSA筛查的这些局限性,实践中出现了

低风险前列腺癌(如Gleason评分6分的肿瘤)可能永远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但仍可能接受根治性治疗(如手术或放疗),从而导致患者面临不必要的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和其他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这些挑战促使研究人员寻找

更精准、可靠的前列腺癌筛查策略,

以期在

它通过整合多个遗传变异(主要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效应大小,计算出一个综合评分,用于量化个体基于遗传因素的疾病相对风险。

已经识别出

这些变异为构建PRS提供了遗传学基础。

PRS的计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遗传学研究识别与前列腺癌风险相关的SNPs;

然后,根据每个SNP与疾病关联的效应大小(优势比或相对风险)为其分配相应的权重;

最后,将个体携带的风险等位基因(基于基因分型结果)与相应的权重相乘并求和,

近年来,随着遗传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和样本量的增加,

例如,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BARCODE1研究基于130个与前列腺癌风险相关的SNPs计算PRS。

研究表明,欧洲裔人群中PRS最高的人群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比最低的人群高5.54倍;在亚洲裔和非洲裔人群中,这一风险比分别为4.49和2.54。

不同祖先背景的人群在

等位基因频率和连锁不平衡模式上存在差异,这可能影响PRS在不同种族群体中的预测准确性。

目前大多数GWAS和PRS研究主要基于欧洲裔人群的数据,因此在其他人群中的应用效果可能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校准。

近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评估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伦敦癌症研究所牵头的BARCODE1研究,该研究结果于2025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项前瞻性研究从英国初级医疗中心招募了55至69岁的男性参与者,最终有6,393名受试者完成了唾液样本采集与DNA提取,用于计算多基因风险评分。

研究结果显示,在完成PRS计算的参与者中,有745人(11.7%)的评分处于前10%(≥90百分位),被归类为高风险人群并邀请接受进一步临床检查。在这些高风险个体中,468人(62.8%)接受了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和经会阴前列腺活检检查,其中187人(40.0%) 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57-73岁)。

评估指标 数值 百分比

完成PRS计算的参与者 6,393人 100%

PRS≥90百分位的高风险人群 745人 11.7%

接受MRI和活检的高风险者 468人 62.8%

确诊前列腺癌病例 187人 40.0%

需要治疗的中高风险癌症 103人 55.1%

传统方法会漏诊的中高风险癌 74人 71.8%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187名确诊患者中,根据2024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标准,103人(55.1%) 的前列腺癌被

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如果使用英国

这些需要治疗的病例中有74人(71.8%) 会被漏诊。此外,根据NCCN标准,40名参与者(21.4%)的病情被归类为不良中危、高危或极高危。

这些结果表明,

基于PRS的筛查策略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特别是那些需要积极干预的中高风险疾病。

与传统PSA筛查相比,PRS引导的筛查显示出

研究表明,PRS与年龄、家族史、PI-RADS评分和PSA联合使用时,曲线下面积(AUC) 可达0.78,显著优于传统PSA筛查(AUC约为0.56)。

在BARCODE1研究中,通过PRS筛查并确诊的187例前列腺癌病例中,仅有84例(44.9%)被归类为

研究的过度诊断率为15.6-20.8%,与既往PSA筛查研究的报告范围相当,但重要的是,

基因评分独立于PSA和影像学结果,因此能够发现那些

因为研究表明,按照当前英国使用的前列腺癌诊断路径(高PSA水平加上阳性MRI结果),PRS筛查发现的中高风险癌症患者中有71.8%会被漏诊。

此外,

与需要定期重复的PSA检测不同,个体的基因组信息不会随时间改变,

因此PRS只需检测一次即可提供终身的风险评估。这种特性使PRS特别适合作为终身风险分层工具,用于指导个体化筛查策略的制定。最后,PRS可以与其他风险因素(如家族史、年龄等)相结合,进一步优化风险预测。

研究表明,将多基因风险评分与前列腺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结合,可以更好地识别出前列腺癌高死亡风险人群。

尽管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前列腺癌筛查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仍存在一些

首先,如前所述,

在其他种族群体中的性能和适用性可能有限。

研究表明,PRS在不同人群中的风险比存在差异:欧洲裔人群中为5.54,亚洲裔为4.49,而非洲裔为2.54。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不同人群间的

的交互作用。因此,

以提高其在多样化人群中的性能是当前的重要挑战。

是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虽然基因分型技术的成本已经显著下降,但大规模实施PRS筛查仍然需要相当的财务投入,包括基因检测设备、专业人员培训和结果解读等方面的成本。此外,PRS引导的筛查策略还需要与现有的医疗系统整合,建立相应的遗传咨询和患者教育体系,

被标识为"高风险"的个体可能经历焦虑、担忧等心理负担,甚至可能面临保险歧视或就业歧视等问题。

此外,PRS结果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生活方式和医疗决策,

因此需要提供适当的遗传咨询和心理支持,帮助个体正确理解和应对他们的遗传风险信息。

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知情同意和结果反馈等。

因此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这些信息时需要格外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

需要在更多前瞻性研究和真实世界环境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虽然BARCODE1研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证据,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

首先,随着遗传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和样本量的增加,PRS模型将不断优化和改进。

包括纳入更多人群特异的遗传变异、改进权重计算方法以及整合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等因素,有望进一步提高PRS的预测准确性和跨人群适用性。

其次,PRS可能与其他生物标志物(如PSA、新型血液标志物、尿液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结合使用,形成多模态风险评估模型。这种综合评估方法有望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风险预测,从而指导个体化的筛查策略。

例如,BARCODE1研究已经证明,PRS联合年龄、家族史、PI-RADS评分和PSA的AUC可达0.78,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高风险个体可能接受更早开始、更频繁或更精确的检查(如MRI或靶向活检),

而低风险个体则可能减少筛查频率或延迟开始筛查。

这些干预措施可能延迟或防止前列腺癌的发生。通过将PRS与可改变的风险因素结合,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预防策略。

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明智的筛查和预防决策。

随着电子健康记录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这种整合变得日益可行,

包括不同种族群体中的性能差异、实施成本和可及性问题以及相关的心理社会和法律伦理考虑。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多方努力,

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前列腺癌筛查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代表了一种从"一刀切"到"风险自适应"筛查模式的重要转变。

来源:eric28846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