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 2026 年换标 “娃小宗”?商标卡股权难题,老消费者存疑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23:32 1

摘要:这份通知来自宗馥莉主导的 7 家公司,内容很明确:从 2026 年销售年度开始,要用新品牌 “娃小宗” 替代用了 36 年的 “娃哈哈”。

2025 年 9 月 13 日,娃哈哈经销商圈子里流出一则内部通知,一下子引发了全网讨论。

这份通知来自宗馥莉主导的 7 家公司,内容很明确:从 2026 年销售年度开始,要用新品牌 “娃小宗” 替代用了 36 年的 “娃哈哈”。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意外 —— 毕竟 “娃哈哈” 是陪着一代人长大的国民品牌,怎么突然就要换名字了?

本来以为品牌改名只是企业的市场策略调整,后来发现对娃哈哈来说,根本是法律层面的无奈选择。问题的核心出在 “娃哈哈” 商标的使用权上,这一切要从宗庆后去世后的股权结构说起。

目前娃哈哈集团的股权分了三部分: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最多,宗馥莉个人持有一部分,剩下的归基层工会也就是职工持股会。

产业时评人彭德宇说得很明白,这种结构意味着 “娃哈哈” 商标不属于宗馥莉一个人,哪怕她是创始人女儿、现在的董事长,也不能自己说了算。

企事界管理有限公司的李睿还提到,按现有章程,要用这个商标得三方都同意,哪怕是持股最少的职工持股会反对,这事也办不成。

如此看来,“娃哈哈” 商标现在就像被锁起来了,谁用都可能违法。要知道,这个商标估值可不低,之前媒体算过超过 900 亿,是宗庆后留下的重要资产。

可现在呢?没人能随便用,也没人敢冒险用。对娃哈哈这样的老品牌来说,这种商标困局太棘手了 —— 不是产品不行,也不是渠道有问题,偏偏卡在了最基础的 “名字使用权” 上,换谁都得想别的办法。

既然 “娃哈哈” 商标用不了,宗馥莉其实早就开始为新品牌铺路了。

宗庆后去世还不到一个月,也就是 2025 年 2 月,她实际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就悄悄申请了商标,除了 “娃小宗”,还有 “宗小哈”“娃小哈” 这些,覆盖的领域特别广,从饮料、方便食品到教育娱乐都有。

到了 2025 年 5 月,“哈哈号角”)还低调推出过一款 “娃小宗” 无糖茶饮,现在回头看,那明显是在试水市场。

再看这次发通知的 7 家公司,清一色都是宗馥莉控制的 “宏胜系” 企业,既不属于娃哈哈集团本身,也不归另外两大股东管。

很显然,宗馥莉不是临时抱佛脚。企业品牌战略定位专家吴玉兴说这是 “组织与资产的重构”,其实通俗讲就是她在不丢 “娃哈哈” 现有资产和渠道的前提下,另起一个合法又好控的新品牌。

这种做法挺聪明的 ——“娃小宗” 里的 “娃” 字能让老消费者有点熟悉感,“宗” 字又能和家族联系起来,既没完全割裂过去,又为新品牌立了根。

对家族企业传承来说,这种提前规划比等问题爆发再解决要稳妥得多。

不过,新品牌能不能站得住,光有法律上的合规和企业的准备还不够,消费者和经销商认不认才是关键。

36 年下来,“娃哈哈” 早不是一个简单的商标了 —— 很多人小时候喝的 AD 钙奶、上学时带的营养快线,都印着这三个字,它更像一种童年记忆。

现在突然换成 “娃小宗”,消费者难免有疑问:这俩是一家公司吗?味道会不会变?是不是山寨货?哪怕产品一模一样,名字变了,大家心里也会打鼓。

这就是消费心理里的 “锚定效应”,你习惯了一个东西,突然换个包装换个名,就会不自觉地重新评估它。

经销商这边的顾虑也不小。娃哈哈的经销商网络是多年攒下来的核心资产,现在换品牌,经销商得重新跟消费者解释,还得承担市场不接受的风险。

通知里说 “要耐心听经销商反馈,尊重他们的决定”,其实就是承认了这种不确定性。

毫无疑问,“娃小宗” 面临的是 “从零开始” 的挑战 —— 认知要重新建立,口碑要重新积累,消费者的情感要重新连接。

本来以为改个名字就能解决商标问题,后来发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比解决法律问题难得多。

说到底,“娃哈哈” 要改名,表面是换个品牌名,背后是家族企业传承中的制度困境、商标纠纷,还有老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羁绊。

宗馥莉选择另起炉灶,是无奈也是勇气,但 “娃小宗” 能不能接住 “娃哈哈” 的接力棒,最终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看它能不能重新走进消费者心里。

毕竟,真正的品牌不是靠商标证说话,而是靠大家愿意一次次为它买单。

来源:念寒尘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