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在三描礼士省苏比克海军基地举行“米格尔・马瓦尔”(Miguel Malvar)号(FF-06)护卫舰的交付仪式。该舰以菲律宾独立战争时期的将军米格尔・马瓦尔命名,建造则是由韩国现代重工主导。“米格尔・马瓦尔”号护卫舰的设计基础为H
2025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在三描礼士省苏比克海军基地举行“米格尔・马瓦尔”(Miguel Malvar)号(FF-06)护卫舰的交付仪式。该舰以菲律宾独立战争时期的将军米格尔・马瓦尔命名,建造则是由韩国现代重工主导。“米格尔・马瓦尔”号护卫舰的设计基础为HDF-3200型护卫舰方案,同时融合仁川级护卫舰的隐身理念。该方案也使用了先前出口菲律宾的何塞・黎刹级护卫舰(HDF-2600型)的成熟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放大船体以提升作战能力。
“米格尔・马瓦尔”号护卫舰的建造历程非常紧凑:2023年5月启动钢材切割,同年11月铺设龙骨,2024年6月下水,2025年4月交付。其姊妹舰“迭戈・西朗”号(FF-07)也于同期下水,计划2025年底服役。
“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全长118.4米,宽14.9米,排水量3200吨,采用柴柴联合动力,主机为四具劳斯莱斯动力系统公司的MTU-STX柴油机,最高航速25节,15节航速下续航力达4500海里,可连续执行20天的海上任务。舰体设计注重隐身性,通过减少悬垂结构、平滑表面线条和降低干舷,显著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积。舰尾配备直升机甲板与机库,可搭载一架12吨级反潜直升机,扩展了反潜与侦察范围。
反舰能力
中部配备韩国SSM-700K“海星”反舰导弹:配备两座四联装发射器,导弹射程180公里,中段采用惯导加GPS修正,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战斗部重227公斤,可穿透舰体内部引爆。舰艏配备意大利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兼顾对海打击与近防,射速达120发/分钟,最大射程16公里。防空能力
舰桥前面配备VL-MICA垂发防空系统:16单元垂发装置,可配备主动雷达制导版本或者红外成像制导版本的垂发米卡导弹,射程20公里,可拦截战斗机、直升机及反舰导弹。直升机机库顶部配备“天海卫士”35毫米近防系统:土耳其阿塞尔桑公司研制,双管速射炮射速1100发/分钟,集成雷达与光电跟踪,具备应对4公里内的掠海导弹的能力。“天海卫士”35毫米近防系统
反潜能力
K745“蓝鲨”鱼雷:两座三联装发射器,鱼雷射程19公里,采用主动/被动声呐制导,可攻击潜艇与水下障碍物。机载反潜力量:舰载直升机可投掷声呐浮标与轻型鱼雷,扩大反潜覆盖范围。雷达系统
EL/M-2258 ALPHA相控阵雷达:以色列研制的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可360°旋转扫描,对战斗机探测距离超120公里,对掠海导弹探测距离25公里,支持三维空中监视与水面目标分类。Kelvin Hughes导航雷达:辅助舰艇航行与避障。声呐系统
L3Harris 997型舰壳声呐:主动声呐覆盖三个频段,支持调频(FM)与连续波(CW)模式,可探测水下目标并生成战术态势图,兼具水雷规避功能。光电系统
赛峰PASEO XLR光电火控系统:集成高清电视、中波红外、短波红外与激光测距仪,支持超远程目标识别(如40公里外飞机轮廓清晰可见),可独立运行或与作战管理系统联动,实现多目标跟踪与火炮控制。“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是菲律宾海军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其技术特点可概括为:
多国技术集成:融合韩、法、以、土、德等国装备,兼顾反舰、防空、反潜多任务能力。模块化与隐身设计:开放式架构便于升级,隐身外形提升生存能力。区域作战适应性:4500海里续航力与直升机协同能力,适合南海等争议海域巡逻。然而,多国子系统整合可能增加维护复杂度,且其防空系统射程有限,对抗饱和攻击能力较弱。总体而言,该舰显著提升了菲律宾海军的区域存在感,但其实际作战效能仍需依赖体系支持与人员训练。
来源:电波烨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