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09:44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58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阿姨最近在刷手机时,看到一条短视频:“不吃南瓜和红薯,血糖瞬间降下来”,还说这是“美国研究发现的”。她赶紧转发给糖尿病丈夫,还把家里囤的南瓜和红薯都送人了。

可过了几天,她老伴的血糖不降反升,气得她直说:“不是说不吃这些就能降血糖吗?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那么,不吃南瓜和红薯,真的能降血糖吗?我们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很多人一听“南瓜、红薯”,直觉反应就是:“甜的,肯定升糖!”于是有人就干脆全戒掉了。但实际上,南瓜和红薯虽然带点甜味,并不等于升糖快。它们的升糖指数(GI值)并不高,反而远低于白米饭、白馒头这些真正的“升糖王”。

红薯为例,它的GI值大约在55左右,而白米饭的GI值高达80以上。南瓜更低,只有大约50。这意味着:吃等量的南瓜或红薯,血糖升得比吃米饭还慢。所以,不是甜的食物就一定升糖快,也不是不吃甜的就一定降血糖。

我们查阅了网络上流传的所谓“美国研究”,其实源头是美国农业部的一份营养建议报告。报告中指出,红薯和南瓜含有天然糖分,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摄入量,但并未建议完全不吃。而一些自媒体为了博眼球,把“适量摄入”曲解成了“完全不吃”,甚至编造出“血糖瞬间降”的说法。

事实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明确鼓励糖尿病患者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根茎类蔬菜,包括红薯和南瓜,因为它们还能帮助稳定血糖。所以,那条“血糖一下就降”的说法,不是研究结论,而是标题党断章取义的结果

你是不是发现,有时候吃了红薯血糖没升,换次吃却飙高?问题可能不在食物本身,而在吃法

1. 加工方式决定升糖速度

蒸红薯、煮南瓜,升糖慢;但如果是做成红薯干、炸南瓜饼,升糖速度就快得多。因为高温油炸或浓缩加工,会破坏其中的膳食纤维,导致糖分更容易被吸收。

2. 搭配吃法影响血糖反应

如果你单独吃一大块红薯,肯定升糖快。但如果搭配蛋白质或脂肪类食物(如鸡蛋、牛奶、坚果),就能延缓胃排空速度,血糖升得更缓。

3. 吃的量远比吃不吃更重要

就像水能解渴,喝多了也可能水中毒。南瓜红薯适量吃没问题,真正让血糖升高的,是一次吃太多

南瓜、红薯不仅不会“害你血糖飙升”,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的好帮手。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糖类吸收;含有β-胡萝卜素维生素C钾元素,对心脑血管也有好处。

更重要的是,它们饱腹感强,热量低。一块红薯塞得饱饱的,也不过100多千卡,远比一碗白米饭热量低。中国营养学会也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适量杂粮根茎类食物,南瓜、红薯正是优选。

与其盲目“戒食”,不如掌握正确的吃法:

控制总量:每次摄入建议不超过100克(大约半根中等红薯或一小碗南瓜)。

选蒸煮为主:避免油炸或糖渍加工。

合理搭配主食:吃了红薯,就少吃点米饭,注意总碳水摄入量。

监测血糖反应:每个人对食物反应不同,吃完测一下血糖,就是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很多人听到“血糖”两个字,就恨不得把所有带甜味的食物都赶出厨房。但其实,健康饮食不是“全戒”,而是“会搭配、懂控制”

别再被所谓“美国研究”“专家提醒”吓到。真正能控制血糖的,不是你不吃了什么,而是你长期吃得是否合理。所以,下次看到“南瓜红薯别吃”的推送,别急着转发,先问问自己的血糖仪,它才是最诚实的“专家”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国家卫健委
[2]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0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Diabetes Care. 2023.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艾中医健康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