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雪松:作业为梯,成长有道 | 新网师2025秋开学第一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05:11 4

摘要:大家晚上好!在新网师扎根学习的这十年,每次和新入学的学友交流,都像看到当年刚进网师的自己。我是卢雪松,学号161406,2016年春季第一次走进这个学习共同体;从2017年起,我开始试着承担课程组长、义工的工作,2023年又承担了“绘本创意读写与课程实践”讲师

原创:卢雪松 新网师

本期编辑:张翠琴

各位学友们:

大家晚上好!在新网师扎根学习的这十年,每次和新入学的学友交流,都像看到当年刚进网师的自己。我是卢雪松,学号161406,2016年春季第一次走进这个学习共同体;从2017年起,我开始试着承担课程组长、义工的工作,2023年又承担了“绘本创意读写与课程实践”讲师,同时也是网师新卓越1班的学员——十年里角色在变,但“学习者”的底色一直没改。

当年和大家一样,闯过层层审核拿到正式学员资格时,心里不光有兴奋,更提前做好了“归零”的打算:不管之前在学校里教什么、在社会上有什么身份,到了新网师,我们都得回归小学生的状态,带着空杯心态一点点积累,用时间和汗水让自己在教育领域慢慢成长,开出独属于自己的花。今天,我就围绕“如何写好新网师作业”,从“对作业的认知”和“写作业的实操方法”两方面,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重新认识作业:它不只是任务,更是成长的阶梯

我们当老师时,总要求学生认真写作业,可轮到自己成为学员,却可能对自己的作业心存困惑:新网师的作业,何必那么认真?其实,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作业不只是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它对课程进行重新思考、扩充和加深。对新网师学员来说,作业的意义更不一般——它是专业阅读的延伸,是专业写作的训练,更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

新网师的学习,离不开“预习—听课—作业”的完整闭环。很多学友刚入学时会急着赶作业、刷分数,却忽略了作业的本质:它是让我们沉潜下来,把书本知识和自身经验关联起来,完成知识迁移的过程。网师里的一些优秀学员每门课都能拿到优秀的成绩,核心就是把作业当成“构建前概念”的工具——通过作业,把书本里的理论变成自己能理解、会运用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简单搬运文字。

还有些学友可能觉得“作业太难了,写不好很丢人”。其实不用怕!新网师允许我们学得慢、理解得浅,这正是深度学习的起点,而非终点。但新网师绝不原谅抄袭——因为作业是与文本对话、与讲师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抄来的答案永远无法帮我们成长。就像郝晓东老师说的,网师的作业不是让你归纳中心思想、找关键词,而是要你用书中观点剖析现实问题,哪怕一开始写得粗糙,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就是有价值的。

02

掌握写作关键:从态度到方法的7个扎实步骤

知道了作业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就聊聊“怎么写”。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以及王昌侠、薛丽娜等一些优秀学友的分享,我总结了7个关键步骤,帮大家少走弯路。

(一)态度决定一切:先把“心”放对

新教育九大定律第一条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写作业前,咱们得先想清楚几个问题:

1.明确“为什么学”:首先要清晰自己的学习目标。无论你是出于提升自我的内在需求主动选择加入,还是受外界影响被动参与,这都只是一个起点。重要的是,既然走进新网师,不妨让自己真正沉浸其中,去体验高质量课程所带来的思维冲击,去尝试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请将每一次作业都视为“靠近理想的一小步”,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更有动力去迎接自我蜕变与成长的种种可能。

2.树立“品质意识”:什么是品质?品质意味着大到作业的整体逻辑,小到标点符号的对错,都要尽力做到最好,做到力所能及的高处。品质意味着你会以“代表作”的标准要求自己,哪怕改十遍也不敷衍。当然,“品质”不代表“必须得优秀”——作业不及格,只说明当下学得不扎实,思维还不严谨,对课程的理解还不透彻,正好找到改进方向,这也是品质意识的一部分。

3.守住“不抄袭”底线:新网师对抄袭零容忍,一旦发现会留下不良记录。如果需要引用书本内容,一定要注明出处;哪怕是学友的观点,也要用自己的话重新梳理。我们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思考的创造者”。作业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深入思考、互动研讨与自我反思,呈现独立的理解与创见,从而掌握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真正的成长。

(二)把文本读透:别让“没读懂”拖后腿

很多学友写作业时卡壳,根源是“书没读透”。新网师的作业不是“就题论题”,需要结合课程的整体知识,甚至拓展阅读才能答好。怎么读才算“透”?

1.阅读要“全”:至少读三类内容:课程指定教材、课程群里的材料(包括课程资料包、讲解和讨论)、自己拓展的相关书籍和网络相关文章。比如,绘本的课程必读书目是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除了这本书,还可以拓展阅读《图画书这样读》《绘本中的儿童哲学课》《绘本之力》等书目,做作业时随时翻找理论依据,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有深度。

2.理解要“深”:这意味着需要放下对阅读速度的执念,转而追求思维的穿透力。就像织网一样,将书中理论与你的教学现场相连——当读到阿德勒的“自卑情结”,不妨暂停一下,想想班上的某个孩子是否总在集体活动中退缩?他行为背后的渴望是什么?用理论去解读真实生命,用案例反哺理论认知。正是在这种“来回穿梭”之间,知识才真正落地生根,转化为属于你的教育智慧。

3.遇到难点别慌:经典书难懂很正常,别只靠“听别人讲干货”。郝晓东老师用“费曼学习法”攻克难点:把难懂的内容讲给别人听,讲不明白的地方就是漏洞,再回头啃书。你也可以找学友组队讨论,或者在打卡时提问,“高人指路”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三)明确作业要求:别因“没看清”丢分

新网师的作业都是讲师精心设计的,审题不清很容易“答非所问”,白白浪费功夫。如何准确审题呢?

1.划重点:拿到作业后,先圈出关键要求:要解决几个问题?需不需要结合实践案例?有没有字数、格式要求?截止时间是哪天?建议将要求记在手机备忘录里,随时翻看,避免遗漏。

2.拆题目:如果作业是“案例分析+理论应用”,就把它拆成“描述案例—找理论依据—提解决方案”几步。例如,在处理一份学生行为观察作业时,可先梳理案例细节,再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具体对策,从而确保逻辑清晰、内容完整。

3.建框架:切忌提笔就写,应先拟定提纲。手写提纲更有助于思路连贯,避免打断。比如撰写教学反思,可按“课堂问题—理论分析—改进措施”搭建框架,再逐步填充内容,使作业结构井然、层次分明。

(四)合理分配时间:别让“赶最后期限”毁了质量

很多学友说“没时间写作业”,其实是没规划好。新网师每门课的作业周期大概10天,把任务拆到每天,压力会小很多。分享几个实用技巧:

1.优先听直播,及时回放:经验表明,直播结束后三天内是复习的黄金期,超出该期限知识遗忘率会显著升高。听课时建议做好重点标记和笔记整理,以便后续完成作业时快速调用关键内容。

2.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无需花费几小时,哪怕20分钟也能有效利用。例如早晨读几页书,晚上用语音记录想法,周末花两小时集中整理。坚持记录每日收获,长期积累不仅能成为实用素材,还会积极影响心态。

3.提前提交,预留缓冲:建议比截止日期提前1-2天完成提交,避免最后时刻匆忙。这样即使发现问题也有时间修改。提交后请及时确认提交结果,防止误传空白或错误文件。

(五)理论结合实践:别让作业“飘在天上”

新网师的作业最看重“学以致用”——仅掌握理论不够,关键要融入你的教学与生活实践。如何有效结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寻找“身边的案例”:积极留意日常中的教学事件、师生互动或家校沟通等真实情境,将其作为分析素材,体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价值。

2.形成“学习闭环”:遵循“输入(阅读/听课)→加工(笔记/作业)→构建(整合进认知)→输出(实际应用)→反馈优化(持续改进)”的循环,推动知识向行动转化,实现真正内化。

3.别怕“试错”:第一次用理论解决问题可能不顺利,但没关系,每一次实践都是学习机会。记录过程、分析原因,即使未达预期,深入的反思也会成为作业中的“闪光点”。

(六)反复修改:好作业是“改”出来的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业也是如此。反复打磨不仅能提升内容质量,也能让思路更加清晰。如何有效修改?可参考以下方法:

1.随时优化调整:写作过程中如想到更贴切的案例,或发现逻辑问题,建议立即修改,不必等到全文完成再调整。

2.通读检查结构:初稿完成后,重点审视整体框架,确保段落衔接合理、内容完整呼应要求,并删减冗余部分,增强条理性。

3.细读修正语言:定稿前逐句朗读,检查语病、错别字和标点使用,确保语句通顺、表达准确,提升作业的整体质量。

(七)重视格式:别让“小细节”拉低印象分

新网师对作业格式有严格要求,这不仅是“规矩”,更是学习态度的体现。规范的格式能帮讲师快速找到重点,也方便存档。具体要求可以查《一册通》第16页和第17页,我这里说几个关键:

1.固定模板:把第一次符合要求的作业存为模板,下次直接复制课程信息、学号、邮箱等固定内容,只改正文。

2.正文排版:按要求使用规定字体、字号、行距,别用彩色字体或复杂格式,简洁大方最重要。

3.提交注意事项:文档用Word做,按课程要求命名;有的作业要交附件,有的要贴正文,别搞错;提交后再检查一遍,确保没传错文件。

4.怎样提交作业呢?以“第一次作业”为例,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

(1)在课程钉钉群内点“作业”选项;

(2)点开“第一次作业”;

(3)依次填写标题、正文、添加作业附件、提交;

(4)如果提交成功,“提交作业”按钮状态变更为“查看我的作业”按钮。

在这里特别提醒:钉钉提交作业可能会存在时间延迟现象,即系统显示提交成功后,暂时看不到自己的作业,遇到这种情况别着急,只需要等一段时间再次查看即可,没有必要反复提交。

03

给新学友的3个小提醒

最后,分享三个实用建议,帮助你更好地适应新网师的学习节奏:

1.选课贵精不贪多:同时修读过多课程容易影响学习深度与作业质量。建议优先选择最需要或最感兴趣的课程,专注投入,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2.多借鉴优秀经验:积极参考以往优秀作业,学习他人的结构与思路;多参与学习社区交流,借鉴有效方法,突破学习瓶颈。

3.定期总结促进步:每学期末主动复盘整个学习过程,总结优点与可改进之处,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持续提升自我。可以参加新网师每年进行的“向光而行”和“生命叙事”征文书写自己的学习故事。

请记住,新网师的作业不仅是任务,更是成长的阶梯。从生疏到熟练、从被动到主动,虽需经历过程,但只要坚持实践、踏实积累,每一步都会让你走向更好的自己。

亲爱的学友们,我们在新网师的学习,从来不是为了争一个漂亮的分数,而是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在知识里沉潜了,在思考里进步了,在专业上成长了。希望我们都能带着对教育的这份初心,认真写好每一次作业——要知道,作业从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帮我们把书本理论嚼透,把教学实践做实,推着我们不断往前探索的过程。只有踏实认真、沉潜其中、持之以恒,即使没有优秀,改变也已发生。

愿我们在新网师这个大家庭里,跟着每一次作业的节奏踏实积累,一点一点靠近自己想要的教育模样,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谢谢大家!

来源:新网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