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新绛县人民法院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在三泉人民法庭启动“学法知法明底线,守法用法促回归”系列普法活动。来自三泉、北张、泽掌三乡镇的28名社区矫正人员走进法庭,通过“沉浸式观学、互动式释法、暖心式帮扶”,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温度,为顺利回归
新绛法院三方联动普法为社区矫正对象铺就“法治归程”
9月16日,新绛县人民法院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在三泉人民法庭启动“学法知法明底线,守法用法促回归”系列普法活动。来自三泉、北张、泽掌三乡镇的28名社区矫正人员走进法庭,通过“沉浸式观学、互动式释法、暖心式帮扶”,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温度,为顺利回归社会筑牢法治防线。
沉浸式观学文化浸润涵养法治信仰
活动伊始,社区矫正人员率先走进法庭法治文化长廊。观看“红色法庭”的经典断案故事,回望“百年法治”的光辉历程。大家驻足聆听“六尺巷”的邻里包容、“三兄弟”的家庭和睦;轻声诵读寓意深远的“法治楹联”,从中体会法治精神与传统美德的交融魅力。随后,《保护古堆泉,法院在行动》专题片的播放,让社区矫正人员直观感受法院守护地方生态的担当,进一步激发了热爱家乡、守护家园的责任感。
互动式释法“案例+实务”破解生活难题
“社区矫正期间,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看似是‘小事’,实则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在法庭审判庭,三泉人民法庭庭长杜乃民以“案例+法条”的形式开讲。他结合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脱离监管被警告”“多次未按时报告行踪被收监执行”“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处罚而撤销缓刑”等真实案例,逐条解读《社区矫正法》中报到登记、外出审批、日常报告等监管要求,清晰列明违规后果,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社区矫正人员深刻认识到监管纪律的严肃性。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回归社会后常面临的就业、债务、家庭纠纷等“急难愁盼”,杜乃民法官聚焦《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实用法律,通过具体案例拆解法律知识点。如:“农民工讨薪”场景中,他细致讲解工资欠条留存、考勤记录保存等关键证据收集技巧;“邻里宅基地纠纷”案例里,他叮嘱大家遇事先冷静克制,不逞口舌之快、不说过激言辞,同时建议优先通过村级调解组织以平和途径化解矛盾;“民间借贷”问题上,他梳理“高利放贷陷阱”“借条规范书写”等风险点,帮助大家提升财产保护意识。
暖心式帮扶长效举措筑牢回归保障
活动现场,法庭工作人员为每位社区矫正人员送上《宪法知识宣传册》《民法典应知应会200条》《社区矫正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大礼包”。手册中对社区矫正常见问题、日常生活法律风险的通俗解读,为大家课后自主学法提供了便利。“这次活动让我既懂了‘不能做什么’,也学会了‘遇到问题该怎么做’。”社区矫正人员张某拿着法律手册感慨道,今后会严格遵守社区矫正规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用合法方式解决生活难题。
下一步,新绛法院将持续联合检察、司法行政部门,深化社区矫正普法帮扶工作,通过“精准化普法、常态化帮扶、人性化引导”,为更多社区矫正人员系好“法治安全带”,让他们早日融入家庭,回归社会,真正成为“学法明理、守法安身、用法维权”的典范。(新绛县人民法院)
来源:三晋视点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