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军装未褪色,儿子披甲续荣光 一场跨越30余年的“军营接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01:01 1

摘要:9月15日,武汉蔡甸野战国防园军歌嘹亮、旌旗招展,武汉市江岸区2025年秋季新兵欢送仪式上,百余名胸戴红花的青年踏上军旅征程。其中,19岁的赵祥缘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因为他挺拔如松的军姿,更因为一支特别的送行团。

湖北日报讯(记者马文俊、通讯员徐竞锴、翁丹婷)9月15日,武汉蔡甸野战国防园军歌嘹亮、旌旗招展,武汉市江岸区2025年秋季新兵欢送仪式上,百余名胸戴红花的青年踏上军旅征程。其中,19岁的赵祥缘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因为他挺拔如松的军姿,更因为一支特别的送行团。

赵祥缘来自军人家庭,父母亲都曾在英雄部队“红一师”长期服役,退役后来到江岸安家。“红一师”是从井冈山上走出来的英雄部队,战争年代曾孕育出“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等一批英模典型。

当天,夫妻俩郑重地穿上珍藏多年的军装,仿佛重回那段峥嵘岁月。“我们家跟部队有缘!”父亲赵红军话语铿锵。“我1991年入伍、2010年退役,如今儿子接过接力棒,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这份骄傲,并非一日铸就。在赵祥缘成长的岁月里,军人精神的种子早已悄然播下。

赵祥缘家门前,“光荣之家”牌匾耀眼,客厅里摆满夫妻二人服役时期的照片,浓郁的军旅气息扑面而来。

从小,赵祥缘经常被父母带去部队参观,听他们讲述战友的故事。每逢电视上播放军事题材电影,无论是新旧,一家人总是一起观看。“《长津湖》《水门桥》,我们带他看了一遍又一遍。”赵红军说,“这种家国情怀自然而然传给了他。高中时,他的心里就扎下了军旅梦。”

言传身教更体现在细节中。由于父母格外重视体态和纪律,赵祥缘从小锤炼体型,小学、初中担任升旗手,去年进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后,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为入伍做准备。“站如松、行如风,你们今天看到的这股气质是从小养成的。”赵红军的言语中满是骄傲。

欢送仪式上,赵祥缘的爷爷、伯父、叔叔、姑姑专程从河南驻马店赶来,三代人并肩而立,留下一张充满荣光的全家福。队伍中,在武汉西藏中学就读的巴桑次珠为赵祥缘献上哈达。他是赵红军去年3月结对帮扶的藏族学生,一年多来常常受邀同吃同住,与赵祥缘结下兄弟般的情谊。

“哥哥,你要好好干!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巴桑次珠与赵祥缘紧紧拥抱。

嘹亮的军号声中,新兵们列队离开。据悉,本次江岸区2025年秋季预定新兵共100余名,主要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及街道。他们当中,不乏像赵祥缘这样受家庭影响、胸怀家国选择军旅的青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来源:柠檬酸口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