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血型排行榜公布:B型血平均年龄76岁,排名第二,第1是哪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19:29 2

摘要: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血型和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在后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学术界关于血型的讨论从未间断过,有研究发现血型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存在关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九来了解一下。

你认为,不同的血型与易患的疾病有关联性吗?

@溶溶:今天检查,才发现我是A型血,听说这种血型的人最容易患癌!命好苦啊。

@凉霸巴:根本不对!我见过的A型血的人照样得冠心病的,或者心脏有问题的,也有O型血的人得胃病,这怎么说?

@之乎者也:会不会是因为某些血型在人群中占的比例比较大?第一次听这种说法欸。

@努力的小灯:感觉以后公司招聘又会多一条:O型血者优先......

那么,血型究竟能否作为预测疾病发生的“指示信号”呢?不同的血型,到底与哪种疾病关联性更强呢?

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血型和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在后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学术界关于血型的讨论从未间断过,有研究发现血型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存在关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九来了解一下。

在《神经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一个人的血型或可以预示60岁之前的中风风险。具体来看,相较于其他血型,A型血的人60岁之前发生中风的风险会增加16%,O型血则会下降12%。

然而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研究则指出,在整体患癌风险上,A型血的人群显著高于血型人群。尤其是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但具体是什么机理所致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糖尿病学》上一项针对8万多名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显示,相较于O型血,B型血的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21%

此外,O型血的人则更容易罹患消化性溃疡,是其他血型的1.5~2倍。因为O型血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血型,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循环》杂志上一项针对欧洲人进行的研究指出,AB型血的人相较于O型血的人罹患血栓的风险增加了4%、脑卒中风险则高出20%

看到这里,很多人是不是觉得心如死灰?

其实不用去对号入座,这些研究更多是基于统计层面得出的结论,且不同研究之间明显有结论冲突,不太具有参考价值。

针对这些研究,血型和疾病之间只是存在关联,并非是因果联系。而且,疾病的发生受众多因素左右,像生活环境、日常饮食以及遗传基因等,或许都比血型的影响更为关键。

不同血型的人在寿命长短上也有些不同,但你知道具体的区别吗?跟随小九一起往下看。

A型血:平均寿命60-65岁

A型血的人性格相对内敛,生活中很容易陷入内耗的情绪下,而这种不良的情绪会给寿命带来一定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A型血的寿命较其他血型会更短一些,平均在62岁左右。有研究猜测,或与A型血的人免疫力较差相关。

AB型血:平均寿命68岁

AB型血的人性格较为复杂,是A/B型血的混合体,即开朗又稳重。但AB型血的人发生血液粘稠的风险会更高一些,日常要多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B型血:平均寿命70-77岁

B型血的人乐观、豁达、不拘小节,这种性格给预期寿命带来了很大的增益。不过,B型血人群也有一些健康隐患,比如容易患上关节疾病,且在代谢方面存在隐患,糖尿病发病率较高。

O型血:平均寿命80-85岁

寿命最长的血型就是O型血了,平均年龄达到了85岁左右。多项研究表明,O型血人群平均寿命较长,这得益于他们较强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

有研究发现,O型血人群血液中含有A型和B型的抗体,在面对病毒和细菌时更具抵抗力。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追踪480万人发现,O型血人群心梗发病率较非O型血低10%。

需要提醒的是!血型不能作为决定寿命的唯一因素,这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遗传特征,且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血型和寿命的因果关系。想要获得长寿命,与其去纠结自己无法改变的血型,还不如从生活习惯去进行改变,这样还更靠谱一些。

生活中关于血型的传言有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不可信的,这几个说法你是否有听过?

1、血型饮食法

网上有段时间特别流行“A型血吃素、O型血吃肉”的理论,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论证。相反,《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一项针对1万余名受试者为期5年的研究显示,血型和饮食模式对健康的影响没有明显相关性。

2、血型决定性格

东亚国家很相信A型血严谨、B型血活泼的说法,但这个说法在心理学界并没有得到认可。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是典型的巴纳姆效应作祟,即人们倾向于对模糊的描述自我代入。

3、血型终身不会变

一般情况下,血型不会发生改变,但如果罹患白血病等造血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导致大量不成熟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这样一来可能会让细胞膜表面的血型抗原物质减少或消失,导致血型发生改变。在造血器官功能恢复后,血型也可能恢复原样。另外,在移植骨髓干细胞后,患者的血型也可能发生改变。

4、血制品可以当补品

很多人将人血白蛋白当成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补品,其实它是一种异体蛋白,盲目滥用可能导致过敏,诱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网络上关于血型的传言有非常多,对此我们要学会甄别,切莫因为莫须有的传言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

参考资料:

[1] 《血型“疾病单”出炉!A型血癌症风险高、B型血易患糖尿病…这种血型或是“最大赢家”!》.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3-11-08

[2] 《哪种血型的人最健康?血型决定性格?真相太让人意外》.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2025-03-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39健康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