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名安徽游客,当我看到“原来安徽和吉林有那么多共同点”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刷屏时,内心不由升起一股亲切与共鸣。黄山与长白山,徽韵与吉风,虽相隔千里,却因一场文旅对话而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山河之约,更是文化与情感的双向奔赴。
作为一名安徽游客,当我看到“原来安徽和吉林有那么多共同点”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刷屏时,内心不由升起一股亲切与共鸣。黄山与长白山,徽韵与吉风,虽相隔千里,却因一场文旅对话而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山河之约,更是文化与情感的双向奔赴。
说来我和吉林早有缘分。2017年和2018年,我曾两次受邀前往吉林。当地媒体同行笑称:是否与吉林有缘,就看在长白山能否遇见清晰可见的天池。很幸运,我两次都见到了,还曾以黄山与长白山、长江与牡丹江、九华山与六鼎山作比,来印证皖吉两地的特殊情谊。
此次吉林来皖推介,可谓“精准种草”。覆盖近半安徽市民的传播力度,让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讨论吉林的秋日之美。最打动我的,是吉林带来的并非千篇一律的秋景,而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旅行体验——熟悉的是如黄山般绚烂的秋色,陌生的是边境自驾、雪山映枫、朝鲜族风情等新鲜元素。正如推介中所说,“一半金秋、一半冬雪”,这种极致对比让我心生向往。
G331边境自驾线路的推出,尤其令我动心。安徽不乏秀美的山水公路,但像吉线331这样集边境风光、民族文化和深秋彩林于一体的自驾体验,实属难得。它不再只是“看风景”,而是“走进风景”——行驶在路上,一侧是斑斓秋林,一侧是异域风情,可随时停下探访古村、品尝参宴、体验寻参之旅,甚至“一眼望三国”。这种沉浸式、场景化的旅行方式,正契合我们安徽游客逐渐从“观光”转向“体验”的需求变化。
更让我惊喜的是交通的升级。沈白高铁即将开通,G331吉林段全线贯通,大大降低了前往通化、白山、延边等地的出行成本。以往总觉得吉林遥远,如今“高铁+自驾”的模式极大增强了出行意愿。我已开始设想:这个国庆,或许就能乘高铁直达长白山,租车沿G331一路自驾,赏秋色、拍云海、品烧烤、泡温泉,享受一个不同于徽州婉约风格的辽阔而热烈的北国之秋。
冰雪资源是另一个让我期待的亮点。作为南方人,我们对雪总怀有特殊情结。吉林拥有全国数量第一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再加上安徽本地也有滑雪市场基础,未来若能实现“南方入门,吉林升级”的联动模式,必将吸引更多安徽游客冬季北上看雪滑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介不仅产品设计用心,传播方式也极具代入感。通过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达人的多维发声,图文、视频等多形式呈现,让我在手机上就能“云体验”吉林秋季的绚烂,这种立体化传播真正做到了“触手可及的美”。
如果说安徽的秋天是一幅水墨氤氲的徽派画卷,那么吉林的秋日便是一卷浓墨重彩的油彩史诗。感谢这次推介会,让我们发现:诗不必总在江南,远方未必遥远。这个秋天,我愿意踏上吉林的土地,亲自感受那片黑土地上的层林尽染、边境风情与人间烟火。也期待未来皖吉两地继续深化合作,推出更多资源互通、文化共融的优质产品,让我们安徽游客常看常新,常行常欢。
吉林,我们秋天见!(张思平)
来源: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