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新’启航·朋友圈”赋能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04:57 1

摘要:“在家门口喝上热粥、免费理发,晚上还能看演出,这样的服务太贴心了!”9月5日清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街道通盛社区居民黄阿姨在“莫文隋”志愿服务(快闪)市集上笑得格外灿烂,这场由12家共建单位联合打造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新开街道“红‘新’启航·朋友圈”助力基层

“在家门口喝上热粥、免费理发,晚上还能看演出,这样的服务太贴心了!”9月5日清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街道通盛社区居民黄阿姨在“莫文隋”志愿服务(快闪)市集上笑得格外灿烂,这场由12家共建单位联合打造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新开街道“红‘新’启航·朋友圈”助力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新开街道以“一核多元、合作共治”为工作思路,牵头组建“红‘新’启航·朋友圈”,串联高校、医院、银行、国企等52家单位,搭建“资源共享、统筹联动、相互促进”的协作平台,通过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构建“街道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共治新格局。

织密“组织网”,共建矩阵释放聚合效应

街道牵头共建单位共同制定《“红‘新’启航”共建章程》,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为协作联动划定“路线图”,推动共建“朋友圈”不断扩容:从最初与4所高校共建,如今已覆盖辖区小初高学校、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等多类主体。区属能源、通信等企业化身民生服务“红色引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等事业单位下沉科普教育、艺术培训等资源……“以前社区想搞科普活动,缺师资、缺场地,现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春天社区工作人员说,组织体系的完善,让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作战”,让“资源壁垒”转为“互补优势”。

资源“精准投”,靶向服务破解民生难题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街道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动态更新“需求、资源、项目”三项清单,以“阵地联建、活动联办、保障联筹”推动治理效能与服务水平双提升。针对辖区老年群体“看病远、问诊难”的需求,共建“朋友圈”精准调动医院及卫校资源,在社区网格驿站开展专项义诊、健康咨询;为持续激活社区文化活力,共建“朋友圈”开展品牌Logo设计大赛等多样化活动;为创新党员学习形式、丰富教育载体,社区与高校协同开展“党课共享·直播开讲”活动,吸引超百名来自“两企三新”党组织和社区党委的党员在线观看……通过精准服务,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

实事“暖民心”,多元共治提升幸福成色

“红‘新’启航·朋友圈”坚持民生需求导向,推动党建资源精准输送至治理末端。积极搭建校地融合桥梁,引导高校志愿者定向结对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将青年劳动教育课堂延伸至基层一线;创新柔性治理,联合律所开展反家暴普法等公益法律服务,以“志愿+专业”模式化解基层矛盾;精准延伸民生保障,联动联通公司等企业资助困难学生,组织江苏农垦南通公司等单位持续参与“莫文隋”爱心早餐点服务30余场,汇聚2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快闪市集等形式服务群众超千人次。通过构建“需求精准识别—资源高效配置—服务闭环管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共建“朋友圈”将治理资源精准输送到群众最急最盼的领域。

“红‘新’启航·朋友圈”已成为新开街道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拓展“朋友圈”辐射广度,让共建“朋友圈”真正成为激活基层治理的原动力。

陆钰 陈志鹏 孙月朋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