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中国1200万吨大豆进口订单引发全球农业贸易链条调整。其中,中国对巴西大豆采购量达1200万吨,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遇冷,巴西则凭借基建、技术与结算优势承接订单,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正发生显著变化。
2025年9月,中国1200万吨大豆进口订单引发全球农业贸易链条调整。其中,中国对巴西大豆采购量达1200万吨,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遇冷,巴西则凭借基建、技术与结算优势承接订单,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正发生显著变化。
一、贸易摩擦下的大豆采购调整:关税与时间差的双重影响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面临阶段性挑战,核心源于贸易政策与市场周期的叠加。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3-4月公告,中国对美大豆综合关税(原关税+加征部分)升至94%,导致美国大豆到岸价达每吨1026美元,较巴西大豆高出约600元,价格竞争力显著下降。2025年美国大豆收获季(9月)开启前,中国已通过巴西采购填满短期库存——巴西大豆4月完成丰收,依托中资参与建设的物流网络,18天即可完成从巴西港口到中国仓库的运输,而美国大豆平均运输周期需25天以上。
价格与时间差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9月美国大豆对华订单量同比大幅下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数据显示,当月大豆期货价格跌至8.3美元/蒲式耳,低于生产成本线33%,美国中西部农场主每英亩种植亏损超200美元。美国农业部(USDA)2025年上半年报告指出,同期全美88家农场申请破产保护,较2024年同期增长76%,部分农场将滞销大豆加工为饲料以减少损失。
美国农业行业组织也对此表达担忧。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2025年9月公开声明称,“大豆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长期贸易分歧需通过对话解决”。据行业公开信息,该协会已调整对中期选举的赞助策略,此前支持的200万美元资金暂未续投。威斯康星州一位农场主在接受USDA调研时表示,“希望政策能更多考虑农户实际收益,避免单一市场依赖带来的风险”。
二、巴西的承接优势:基建、技术与结算的协同发力
巴西能稳定承接中国千万吨级大豆订单,是长期布局的结果。在基建领域,中资企业累计在巴西农业物流领域投入超150亿美元,参与桑托斯港、巴拉那瓜港等关键港口升级,目前桑托斯港大豆装卸效率较美国新奥尔良港高30%,单港年吞吐量突破1.2亿吨。
技术层面,巴西大豆种植依托生物技术提升竞争力。据巴西国家供应公司(CONAB)2024-2025年度报告,巴西转基因大豆平均单产达3.56吨/公顷,较美国同类型大豆高15%,且全部通过中国海关活性酶检测(脲酶活性≤0.02),符合进口标准。反观美国,2025年有20万公顷大豆因品种未通过中国相关审批,被迫改种其他作物。
金融结算创新进一步巩固合作。中巴大豆贸易中,35%采用人民币-雷亚尔直接结算,绕开传统美元结算环节,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巴西农业部长2025年8月在中巴农业合作论坛上表示,“直接结算机制已帮助巴西豆农减少约8%的交易成本,未来计划将这一比例提升至50%”。
三、中国的供应链布局:自主增产与技术降依赖
中国的采购调整并非被动应对,而是长期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的体现。在国内生产端,2024年启动的“大豆振兴计划”成效显著,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当年中国大豆产量突破2300万吨,较2017年增长60%,同时建立4500万吨大豆战略储备,可应对3个月以上的需求波动。
饲料技术革新则从需求端降低进口依赖。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中国豆粕在饲料配方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20%降至2024年的13%,年消耗量减少约900万吨。黑龙江农垦基地还应用无人收割机与微生物发酵技术,其中微生物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利用率提升12%,进一步降低对原生大豆的需求。
在贸易监管层面,中国海关通过区块链溯源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精准核查大豆原产地。2025年4月,中国海关总署通报,30万吨试图通过阿根廷“改标”规避关税的美国大豆被整船退回,有效遏制原产地欺诈行为,维护贸易规则。
四、全球贸易重构:多元合作与潜在挑战
这场大豆贸易调整正重塑全球农业格局。从进口来源看,中国大豆进口国从2017年的3个增至2025年的12个,巴西占比从34%升至79%,美国占比从40%降至18%,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则趁机扩大种植面积,2025年俄罗斯对华大豆出口量同比增长200%。
深层变革还体现在物流与金融体系。除中巴直接结算外,中国与阿根廷已试点大豆期货价格挂钩机制,以人民币计价的大豆期货合约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量逐步提升,2025年9月成交量较年初增长150%,为全球大豆贸易提供新的定价参考。
不过,全球农业贸易仍面临潜在风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25年9月预警,贸易摩擦可能推高全球粮食价格,尤其对依赖大豆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呼吁各国通过多边合作稳定供应链。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供应链多元化不是‘脱钩’,而是通过多元合作降低单一风险,未来仍愿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开展农业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
正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业分析师所言,“当前大豆贸易格局变化,本质是全球农业从‘单一依赖’向‘多元平衡’转型的缩影”。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基建完善与规则共建,将成为各国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方向。
来源: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