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屏幕再度亮起,弹出推送:“刘德华线上演唱会定档!”这个月已不知是第几次见到此类消息,手指划过通知栏时,忽然就想到——线上演唱会早非疫情时的特殊产物,已然成为明星们接连举办的日常舞台了。
手机屏幕再度亮起,弹出推送:“刘德华线上演唱会定档!”这个月已不知是第几次见到此类消息,手指划过通知栏时,忽然就想到——线上演唱会早非疫情时的特殊产物,已然成为明星们接连举办的日常舞台了。
当越来越多的艺人加入这场流量争夺战,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在线上演出泛滥的今天,还有谁能真正让观众愿意放下刷短视频的手,专心致志地看完两个小时的直播?
刘德华的回答令人颇为意外,2022年那场“把我唱给你听”演唱会半小时内观看人数突破一亿,最终总观看量为3.5亿。
每四个中国人之中便有一人观看了这场演出,此收视远超省级卫视年度收视冠军的收视数倍之多,
更难得的是,评论区全是从60后到00后的跨代际留言,有人感叹“听着你的歌度过了青春”,也有年轻人惊叹“原来爸妈追的星这般厉害”。
那这些数据当中蕴含着什么秘密?当其他艺人还在思索怎样平衡商业利益与艺术表达之时,刘德华直接就关闭了打赏通道,基本上没有什么商业赞助,在流量泛滥的那时,这种“纯为粉丝唱歌”的克制反而成了最能打动人心的差异化优势。
可是问题也接踵而至,35亿人次观看的数据引起了热议,毕竟开播前预订人数仅有340万,咱们来瞅瞅他人的观点,还算了一下账:中国有14亿人口,每35个人里就有一个观看直播,这是真实的情形吗?更不用说那场被人指责“破坏沉浸感”的主持环节——就算是天王级别的演出,也得接受市场的严厉检验。
目前线上演唱会市场面临注意力危机,2023年行业数据表明,线上演唱会平均完播率比2021年降低了17%,并且观众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越发提升,要是技术呈现依旧局限于“舞台直播+弹幕互动”的固定模式,要是情怀牌不断打,这样观众就会用手指投票——划走或者倍速播放。
刘德华的独特优势正在于此。从《无间道》到《暗战》,从《忘情水》到《中国人》,他用四十年的时间构建了一个国民级的文化符号。当其他老牌艺人还在犹豫是否“触网”时,他早已在抖音建立起7000万粉丝的根据地,通过分享日常、回应热点、重现经典,持续维系着与观众的情感连接。
即将到来的《今天istheDay》演唱会能否再次创造是安心选择那些能够引发全场大合唱的经典曲目,还是勇于尝试全新的音乐风格,以吸引更年轻的观众?是继续采用传统的直播方式,还是通过电影化的叙事方式,重新定义演唱会的观赏体验?
于注意力经济的这场角逐之中,真正匮乏的向来不是流量,而是能够令数千万人同时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两小时的内容吸引力。当行业遭遇数据泡沫与内容趋同的双重困境,刘德华的尝试或许可给出一个新的破题路径——诚恳比技巧关键,品质比数量珍贵。
你说呢?最近一次让你完整看完的线上演唱会是谁的?有没有哪场演出让你愿意暂时离开短视频的即时快乐,享受一段完整的精神盛宴?
[免责声明]:本文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来源:点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