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水炮:菲方“白旗战术”与马尼拉的沉默背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21:29 1

摘要:9月16日凌晨,菲律宾10余艘公务船以“多路并进、关闭AIS信号”的战术突闯中国黄岩岛领海,试图通过“多点开花”的挑衅行动制造既成事实。中方海警依法采取喊话警告、航路管制及水炮喷射等分级反制措施,现场操作专业规范,尤其在水炮对决中精准打击菲3014号公务船驾驶

9月16日凌晨,菲律宾10余艘公务船以“多路并进、关闭AIS信号”的战术突闯中国黄岩岛领海,试图通过“多点开花”的挑衅行动制造既成事实。中方海警依法采取喊话警告、航路管制及水炮喷射等分级反制措施,现场操作专业规范,尤其在水炮对决中精准打击菲3014号公务船驾驶舱,致其挡风玻璃、电源系统及空调装置严重损毁,最终迫使菲船员挥舞白旗示弱——这一细节既是战术层面的彻底失败,也成为菲方战略误判的象征性画面。

菲船举白旗并非单纯投降,而是试图以“示弱姿态”换取国际舆论同情。然而与以往不同,马尼拉此次异常沉默,主流媒体ABS-CBN、GMA等几乎未做报道,军方仅以“中方宣传虚假”草草回应。这种反常背后,暴露出菲方三大困境:一是实际损失惨重(船舶瘫痪、装备毁损),不便公开;二是美日盟友军演期间中方052D驱逐舰抵近监视,令其意识到外部支持虚实;三是国内政局动荡(民众抗议马科斯政府腐败、物价问题),需转移矛盾却反遭挫败。

事件前6天,中国宣布在黄岩岛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3524公顷珊瑚礁),表面是环保举措,实则为高明战略落子:一方面以“生态保护”的道义高地重构叙事,使菲方行动被定义为“破坏环境”;另一方面通过行政立法固化管辖事实,任何外来船只非法活动均构成双重违规(主权+环保)。水炮驱离在此框架下不仅是执法工具,更是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武器。

美日虽与菲举行联合军演,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明确不覆盖黄岩岛,且中方军舰全程抵近监视令演习效果大打折扣。日本更侧重熟悉南海环境而非直接介入。菲方成为事实上的“前沿棋子”,却未获得实质支撑——这种表象与现实的落差,正是马尼拉沉默的深层原因。

中方通过常态化执法(警告、跟踪、水炮、登检)构建完整证据链,逐步推进“反切香肠”策略:以执法而非军事手段固化主权,瓦解菲美争议叙事。同时,福建舰赴南海试验训练,进一步倾斜战略天平。未来菲方若持续依赖外部势力而非对话,只会加剧被动局面。

来源:波士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