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代历史长河里,猛将总让人血脉贲张。从远古刀耕火种到铁马金戈,每个朝代的勇士都留下了刀光剑影。谁能称第一,谁有资格入选百大?这事儿历来吵得不休。其实榜单怎么排,谁都没有标准答案。历史尘埃里,传奇多过事实。可一寸山河一寸血,这些名字多少还是得说一嘴。
中国古代历史长河里,猛将总让人血脉贲张。从远古刀耕火种到铁马金戈,每个朝代的勇士都留下了刀光剑影。谁能称第一,谁有资格入选百大?这事儿历来吵得不休。其实榜单怎么排,谁都没有标准答案。历史尘埃里,传奇多过事实。可一寸山河一寸血,这些名字多少还是得说一嘴。
一开口就想到西楚霸王项羽,这家伙几乎成了“猛”字代言人。他曾破釜沉舟,带八千子弟兵打得汉军胆寒。鸿门宴上欲一剑刺刘邦,那一瞬间多少人屏住呼吸?可惜乌江自刎,孤独惨烈。真像宋代《史记评林》所说,项羽自负,有勇无谋,或者正因为筋骨太硬、柔情太少才会这样结束。如果让项羽和关羽打一场,谁能活下来?恐怕没人敢打包票!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说起关羽,河南人说关羽是神,山西人说关羽是家乡爷。京剧里的红脸,民间的信仰,关羽的形象真有点超脱历史。他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这故事谁都能说一遍。不管他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勇,他的忠义还是让很多人心生敬仰。可对手马超、张飞,其实一个都不弱啊。三英战吕布,结果怎么说?吕布虽然武艺超群,可也落得个白门楼斩首收场,究竟是真猛还是命不好?!
有个事实,那些被记在榜首的人物,多半身上有些“神话气”、“传奇色”。西汉的霍去病,年纪轻就带兵深入匈奴腹地,打得草原震颤。他英年早逝,可不到24岁封狼居胥,这成绩放今天想想也离谱。曹操手下的典韦,被称为“古之恶来”,据《三国志》记载,他身高八尺有余,气力绝人。被追兵围困时,单凭一腔血勇,护着曹操安然脱险。可拼武力他压过许褚吗?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刘备帐下“五虎上将”,实在抢眼。谁能想到本该油腻的老头黄忠,定军山一箭射下夏侯渊。曹魏那头的许褚也不怵,他给曹操当贴身保镖,赤膊上阵,力能扛鼎。看《三国演义》的人会争吵:吕布独战三英,猛还是不猛?可同样的,他叛主多端人品有些说不过去。
另外别忘了五代十国的李存孝,人称“十三太保”,号称能单枪匹马退敌军。《新五代史》干脆写他“武艺绝伦,力挑千斤”。但“猛”不是万能。李存孝后期树敌太多,死状凄惨。有时候猛到极致也不过是别人的靶子。
唐朝的猛将,李靖、秦琼、程咬金,这些人戏里戏外都很有故事。李靖善谋略,但遇敌敢冲锋,武艺称雄。本事不输李世民麾下那些“老将”,秦琼一柄双锏打得北方异族闻风丧胆。他和尉迟恭的对话、喝酒打赌,历来被后人津津乐道。程咬金大开大合,可这人历史上其实没那么突出,反倒民间故事添色不少。
说到北宋,狄青、种师道、岳飞,这名字都不轻。岳飞背刺“精忠报国”四字,独挑金兵无数阵。可要谈肉搏厮杀,他或许不如杨家将的杨延昭厉害?《宋史》里零零碎碎记载杨家将守边事迹,至今还有很多专家考证差异。有的觉得杨家将是后人虚构,多数人选择相信他们曾是守望大宋的脊梁。
蒙古铁骑席卷欧亚,拔都、速不台、穆呼哩,这些名字搁进“猛将榜”也没几个人反对。拔都当年攻陷基辅,西征势如破竹。元末张士诚那批人面对蒙古大兵能持续抵抗,有胆量就够猛?还是说,能与大军硬碰硬的赵普、许衡也算猛?衡量标准真的一刀切吗?
明初蓝玉,是个被朱元璋信任又疑忌的狠角色。他带兵灭元,东征西讨,军事能力极强。据《明太祖实录》记载,蓝玉最多带兵十七万征北,纵横燕云。不讲究“武艺”,但用兵烈度无人匹敌。后来被诛杀,连带家族七千余人遭殃。可怜吗?或许是时势造就了英雄,也吞掉英雄。
清代福康安、兆惠、岳钟琪。福康安既会打仗又会揣摩上意,金川之战打得准狠。不愧被乾隆认为不可替代。可那时冷兵器不再主流,谈“猛将”多少有些伪命题。乾隆末年战争依赖火器,个人勇猛已被集体协作和武器取代。
聊到这,会发现历史其实很会开玩笑。排名前一百的猛将,谁家评选谁家护短。但从任何榜单里捞出来的名字,都是多少军旅传奇的化身。鲜有人辞色,不必较真儿。每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不同,对“猛”的标准天壤之别。
比如,说唐朝苏定方猛,他能率军远征高句丽、突厥,带回的是百万计俘虏。可和明末戚继光那等抗倭猛人比,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明史》对戚继光的评价直白,治理军纪,练倭寇,可要比较单兵实力,没留下实际对打记录,靠不住。网友总提花木兰,说巾帼不让须眉。可花木兰只是传说,入榜有些宽待了。
关于“榜单”,资料堆成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如换个角度,猛将之所以让人佩服,不只在武艺。当年卫青远征漠北,回朝时班师仪仗无人敢近。刘邦封韩信,异口同声认为“国士无双”。可见,是不是猛将,还得看当事人、时势、对手,综合才说得清。
有时候,历史留下的只是寥寥数笔。赵云长坂坡一身白甲救主,成了不朽画面。《三国志》、《赵氏家谱》里反复强调他的勇猛。但据最新考古资料显示,长坂坡一战实际规模有限,不像《演义》写得那般轰轰烈烈。可某些人,就是愿意相信他一个人能杀几十营,凭什么?可能人们更看重坚持信仰吧?
全世界都爱比排名,日本的源义经、欧洲的查理大帝打架,也有人喜欢掺进榜单。比就比吧,不必认真。中国古代一百位猛将,既是民间评说,也是几百年叠加演绎的传奇。要真想弄个权威榜单,三个月都整不出来,改来改去总有人不服!
**这就是中国人对猛将的执着——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榜单变动,英雄不变。**
翻翻榜单,也算是看热闹,图个乐。谁能拿到“最猛”的名头,说到底,也就一句话的事。不过,猛将们的故事,还是值得瞧一瞧。
来源:越过山丘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