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AI应用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字节跳动旗下豆包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5742亿,环比增长6.6%,一举超越此前领先的DeepSeek,登顶中国原生AI应用月活榜首(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8月AI应用行业月度报告显示)。
就在刚刚,混沌君了解到一件大事!
中国AI应用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字节跳动旗下豆包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5742亿,环比增长6.6%,一举超越此前领先的DeepSeek,登顶中国原生AI应用月活榜首(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8月AI应用行业月度报告显示)。
这一转折令人惊讶不已。豆包刚出道时一副憨憨的样子,如今却成功逆袭一哥。其成功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第一性原理思维?
产品的第一性原理是解决用户需求第一性原理要求我们打破基本假设,直击本质。在AI领域,技术专家往往陷入“参数竞赛”的陷阱,而字节跳动则回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AI对用户的价值是什么?
豆包的答案异常清晰:AI不是炫技工具,而是满足大众日常需求的服务。这一认知使得豆包与其他AI产品形成明显差异。
“很多学生和职场专业人士会更倾向于DeepSeek,因为它的深度推理能力方面确实出色。”
而豆包则走了另一条路——生活化和娱乐化。它反应速度快、说话语气像真人、回答情商高,成了不少初级用户的开练对象。
有些人将它当作聊天伙伴解闷,有些人把它当作高情商沟通导师学习日常人情世故,还有人把它当作恋爱军师和旅游向导。这种极致的大众定位,使豆包打破了AI应用的技术壁垒,真正实现了“谁都可以用”。
“大力出奇迹”的创业哲学
豆包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字节跳动“大力出奇迹”哲学的又一次验证。
2019年,张一鸣在字节跳动七周年庆的内部演讲中曾说过:
“回头看,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很多方法并不好,但是很努力、很专注,大力出奇迹。”
这一哲学体现在豆包的发展中:
1. 超级流量+专业数据+算法优势
背靠字节跳动,豆包拥有巨量引擎的流量优势。截至2024年11月15日,Kimi、豆包、星野等国内十款大模型产品,当年合计已投放超625万条广告,投放金额达15亿元。仅在2024年6月上旬,豆包一轮大规模的广告投放金额就高达1.24亿元。其日均广告创意数量峰值可达竞争对手的数倍。这种高强度的曝光迅速打开了知名度。
AI模型的训练和优化离不开大量高质量数据,豆包在这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强大的流量优势为豆包带来了海量的用户。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惊人的用户交互数据。这些真实的、多样化的用户查询和反馈数据,可以持续优化模型效果、使其更贴近用户实际需求。
豆包并非单一的文本模型,其大模型家族包含了文本、视频生成、实时语音及语音播客模型等多种模态。字节跳动丰富的产品生态(如抖音、剪映等)本身就在不断产生和处理海量的图片、视频、音频信息,这为豆包训练和迭代其多模态能力提供了潜在的数据基础。
虽然没有大量的行业报道,但是像字节这样体量的公司,通常会直接或间接投入大量资源(如联合高校资源)进行数据标注和数据治理,以确保用于训练的数据质量。高质量的数据标注能显著提升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
豆包团队在2025年2月提出了全新的稀疏模型架构UltraMem,有效解决了MoE推理时高额的访存问题,推理速度较MoE架构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
这意味着在提供相仿甚至更优的服务时,豆包的成本更低、响应更快,体验更流畅。
而且,豆包并非单一模型,而是一个模型家族。除了基础的文本大模型迭代至1.6版本,还发布了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1.0pro、实时语音模型及语音播客模型等。这种多模态能力使其能应对更复杂的场景,如图文创作、语音交互等,丰富了应用可能性。
2. 数据飞轮:用户越用越聪明
AI产品的本质是数据智能,而非规则智能。更多用户意味着更多数据,更多数据意味着更聪明的AI,进而吸引更多用户,形成正向循环。
豆包从2024年5-7月,日新增用户从20万迅速飙升至90万,并在9月成为国内用户规模破亿的首个AI应用。到2024年11月底,豆包累计用户规模已超过1.6亿,为模型优化提供了海量数据。
启示:AI产品的第一性原理
大力出奇迹的豆包,带给用户的是不一般的体验。免费、顺畅、有用……这些优势集中起来,成就了豆包高于其他产品的用户粘性。
豆包的成功逆袭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1. 产品需要回归场景,用户不关心参数,只关心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2. 数据智能的核心是数据飞轮,而非孤立模型;
3. AI应用必须降低使用门槛,才能实现大众化;
豆包的逆袭不是终点,而是AI应用大战的新起点。随着技术持续演进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只有始终坚持第一性原理思维,回归用户价值本质的产品,才能在这场长跑中最终胜出。
在AI浪潮中,豆包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最本质的答案,恰恰是最有力量的。
来源:混沌学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