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近年来,惠山经开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努力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推动长安农贸市场改造落地,促使市场区域划分清晰、场内宽敞明亮、购物舒心放心。这场老市场的“华丽蜕变”,得益于区人大代表进驻商圈、全程助力,将群众呼声作为代表履职的“上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近年来,惠山经开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努力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推动长安农贸市场改造落地,促使市场区域划分清晰、场内宽敞明亮、购物舒心放心。这场老市场的“华丽蜕变”,得益于区人大代表进驻商圈、全程助力,将群众呼声作为代表履职的“上心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答好群众满意答卷。
开门见山听民意
长安农贸市场是当地百姓“菜篮子”的主阵地,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入驻商户102家,辐射服务周边居民5万多人。“菜场建造时间久了,硬件老化、环境脏乱等问题日益凸显,真的很影响我们老百姓的消费体验!”2022年初的一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中,多位选民向接访的区人大代表提出了同一个问题。
时任长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区人大代表徐寅凯,是土生土长的长安本地人,对此深有感触。在将相关意见建议整理上报长安街道人大工委后,徐寅凯第一时间牵头开展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题调研,邀请驻站人大代表、市场监督管理局、设计单位一同进行实地走访。农贸市场改不改?最终改成什么样?听听居民们到底怎么说。同时市场管理方、经营户、居民代表也围绕硬件提升、业态改善、食品安全等建言献策。经过多轮探讨、多方努力,2023年5月,长安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终于成功收尾。市场内外共改造了包括新增基础设施、规整经营岛台、数字智慧运营等37项工作,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周边群众的体验感得到了大大提升。
在此基础上,长安社区进一步拓宽民情民意收集渠道,于2023年9月正式将“长·安时辰”人大代表联系点直接建进商圈核心区,配套建设代表履职墙、盟红商圈区、长安客堂间、云端实践区等功能区域,实施三项工作机制,即代表进点工作机制、联系和接待群众工作机制、人民群众意见处理反馈工作机制。13个驻点代表按照“每季有主题、每月有活动、每周有进展”的原则“轮岗式”履职;制定工作动态、活动开展、成效展示三张清单进行工作“晾晒”,“进度条”式地展示代表监督开展情况;采取组织联建、阵地联用、工作联动等方式,建立“线上+线下”“固定+移动”“接待+活动”等多种“代表进点”形式,领取群众“微心愿菜单”。两年来,“长·安时辰”人大代表联系点已接待群众39次共计350余人次,走访调研31余人次,实现了区人大代表和居民群众的“双向奔赴”。
快速行动应诉求
“这个你拿好啊,我们自己种的菜蛮好吃的,下次再来啊……”在长安农贸市场西南角,一大早老万和周边的菜农正在自产自销摊位上忙碌着,看着自己种的蔬菜瓜果正销售火爆,不禁喜笑颜开。
过去“马路菜场”一直是长安社区日常管理的顽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改变这一状况,2024年7月6日,区人大代表胡一青带着居民意见建议来到了城管部门,“咱们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开设一个渠道,让农户安心合法摆摊又不给周边环境秩序‘添堵’呢?”经过城管与市场管理方地详细沟通,终于在同年8月,设立了“自产自销区域”,规范农户摊位摆放秩序。每天早上5:00-7:00的时间段开放给周边农户设摊,同时由市监、城管等职能部门人员组建“红色帮帮团”,加强巡查,协助做好早市的规范管理。
有了烟火气,更有人情味。“菜场里买点荤菜,这边兜一兜、转一转,再来这里买点‘土特产’,多种选择,真是太方便了!”居民陆阿姨连连称赞,“自产自销区域”的设置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服务的生动实践。
“换拉链的地方在哪里?怎么找不到啊!”居民在人大代表联系点的一句“牢骚话”引起了关注。“小修小补”是居民生活服务的刚需,以前,经营者大多游走于背街小巷,如今集中拆迁安置后,倒确实成了一个难题。是否可以在农贸市场直接设置便民服务站?成了区人大代表的解题思路。2024年11月,长安社区收到区人大代表胡铮涛的建议后,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将长安农贸市场东北角统一规划为“匠人便民服务站”,一方面满足广大居民修鞋缝补、配钥匙、健康服务等需求,另一方面将便民服务站免费提供给残疾手艺人使用,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可感可触品民主
长安社区依托“站点联合”模式,构建“民情快线”,在打造特色中不断探索实践,推动“小空间”发挥“大作用”。
“欢迎大家进入直播间,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青海农产品,这里展示的是……”今年2月26日,区人大代表徐寅凯走进“长·安时辰”共享直播间,与屏幕前的“粉丝”积极互动,传递东西部结对帮扶形成的深厚友谊,以直播助农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两年来,依托“长·安时辰”共享直播间、长安客堂间等线上线下载体,长安社区积极推行“代表有约”,代表定期做客,面对面听取百姓群众的心声和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另一方面,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有机链接商圈服务监管部门、驻地单位等,联动卫生、金融、法律等行业,推动辖区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商圈。
3月6日,“亲清”长安营商服务集市在长安农贸市场热闹开张,长安社区立法信息采集点联合惠山区法院、长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共建单位开展普法教育,区人大代表向居民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征集群众对《无锡市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面对面为居民现场答疑解惑,通过普法宣传不断推动社区治理创新,为居民营造和谐法治环境。
从“听民声”到“惠民生”,长安社区将一件件民生实事加速推进,一个个民生愿景成为现实。目前已解决包括“长安人家石新路沿街店铺油烟直排问题”“老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长影新村充电桩安装事项”等27件民生实事,不断刷新群众的幸福指数,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神经末梢”。
撰稿:张艳、胡丽菊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