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飞行汽车与工业软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20:08 1

摘要:“香港中环到长洲的飞行时长只需要15分钟,比轮渡或开车节省45分钟;从广州珠江新城到深圳福田,飞行汽车只需33分钟,比地面交通节省80分钟。这种巨大的时空压缩正是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

“香港中环到长洲的飞行时长只需要15分钟,比轮渡或开车节省45分钟;从广州珠江新城到深圳福田,飞行汽车只需33分钟,比地面交通节省80分钟。这种巨大的时空压缩正是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

——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苏庆鹏博士在2025达索系统制造业高峰论坛上分享的这一数据,揭示了低空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

作为广汽集团孵化的低空出行品牌,高域正致力于通过飞行汽车实现“科技平权、科技普惠”,让更多人享受高效、便捷的立体出行服务。

1

低空经济:

政策与基建双轮驱动的万亿级蓝海市场

低空经济作为继陆地交通、航空运输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凭借时空压缩的核心价值重塑城市出行格局。中国虽在通航基础设施上与欧美存在差距,譬如美国拥有3万余个通航机场,而中国仅数百个,但凭借独特的基建优势与政策推动力,正开辟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从政策层面看,中国低空经济已进入加速落地阶段。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多次明确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统筹低空资源管理、完善适航认证体系”的发展方向;地方层面,广东、安徽、湖北等省份率先出台专项规划,其中广东省以“黄金内湾”战略为核心,将低空经济作为大湾区立体交通网络的关键支柱,目前已建成多个垂直起降站点,并规划形成“城市场景+城际通道”的低空交通网络。截至2025年,全国已设立6个eVTOL试点城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为商业化运营奠定政策基础。

市场空间方面,低空经济的潜力正通过数据逐步释放。根据广汽高域联合如祺出行、中山大学基于大湾区大数据测算显示,到2035年,中国低空立体出行市场规模将达到4554亿元,其中大湾区单一区域规模就将突破910亿元。

这一增长背后,是巨大的用户需求缺口——携程数据显示,中国14亿人口中约12亿未体验过航空出行,而飞行汽车将航空服务从远郊产品转化为城市场景,彻底降低了低空出行的门槛。

以广深通勤为例,从广州珠江新城到深圳福田的地面交通需113分钟,飞行汽车仅需33分钟;香港中环至长洲的跨岛出行,更是从1小时缩短至15分钟,这种时间成本革命正成为低空经济最核心的吸引力。

2

飞行汽车:

高域的“汽车基因”差异化路径

相比于燃油飞机,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正处于技术迭代与市场培育的关键期,全球玩家已形成传统航空企业+汽车跨界者+科技初创公司的三足鼎立格局。

从中国市场来看,汽车跨界主导的趋势尤为明显。包括广汽高域、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企业从汽车或科技领域切入,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整合与成本控制能力。

其中,广汽高域的差异化路径非常典型:作为广汽集团2024年孵化的低空出行品牌,高域致力于飞行汽车整机及其生态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运营服务。高域通过“产品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智能化触客与运维平台创新+广汽成熟汽车产业链与生态体系”的核心策略,通过eVTOL技术突破城市空间限制,构建绿色、高效、智能的空中出行生态,引领未来交通立体化变革与低空经济繁荣发展。

目前,高域已推出两款主力产品——GOVY AirCab和GOVY AirJet。对于20km内的短途跨越式出行需求,将通过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r,解决城市内部交通拥堵问题;针对200km内的中短途出行需求,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可以加强交通枢纽、城市之间的快速移动,显著提升城际交通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其多旋翼GOVY AirCar已经启动适航认证。

苏庆鹏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飞行汽车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延伸,我们 70% 核心部件源自汽车供应链,国产化率达 90%,这让我们能快速迭代产品,实现科技普惠——未来大规模推广时,价格有望控制在出租车的2-3倍。”

3

工业软件:

飞行汽车研发的“核心引擎”

飞行汽车作为“汽车+航空”跨界融合的产物,其研发制造面临“安全标准高、系统复杂度高、迭代速度快”的三重挑战,而工业软件的应用,正成为突破这些挑战的关键。

整体来看,飞行汽车研发的核心痛点在于“跨领域协同”。传统汽车研发侧重规模化与成本控制,航空研发侧重安全性与可靠性,二者的工具链、流程标准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使得飞行汽车研发必须依赖能够拉通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平台,而达索系统凭借在汽车与航空两大领域的积累,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服务商。

达索系统的解决方案以3DEXPERIENCE平台为核心,构建了覆盖“设计-仿真-制造-运营”全流程的数字化体系。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一模到底”的协同研发,基于3DEXPERIENCE平台将飞行汽车的结构设计、动力系统仿真、空气动力学分析等环节整合到统一模型中,解决传统研发中“数据孤岛”问题。

以高域为例,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开发模型,将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到70%以上,而语言与文字的单次传递效率往往不超过30%;二是“虚拟验证”的成本革命,通过虚拟孪生技术,可在计算机中完成百万架次的飞行模拟,替代传统的物理试飞,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对于eVTOL而言,需验证“百万飞行架次小于一次事故”的安全性目标,物理试飞成本极高,而达索系统的虚拟验证平台可将这一过程的时间大幅缩短;三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通过PLM系统拉通设计、制造、维护环节,实现“每一个元器件可追溯”——航空行业要求任何瑕疵都能定位到设计人员、生产环节与备件来源,而汽车行业要求量产质量管控,达索系统PLM将二者融合,为高域的适航认证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适航认证这一核心环节,达索系统的价值尤为突出。适航认证的本质是“安全性的逻辑自证”,需从顶层指标逐层分解至元器件级,证明每一个环节的可靠性。苏庆鹏博士说,达索系统的系统工程工具可帮助企业确保“每一个性能指标有验证数据、每一个验证结果有逻辑支撑”,相当于帮助高域梳理清楚所有证明材料的确定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后记

从低空经济的政策基建落地,到飞行汽车的技术突破,再到工业软件的数字化赋能,三者的深度融合正催生交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革命。这一革命的核心,不是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跨产业协同”的系统创新——汽车供应链的规模化优势、航空行业的安全标准、工业软件的数字化能力,共同构建了飞行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工业软件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诚如苏博士所说,“工业软件最重要的不仅仅是APP或软件本身,它是大量的工程经验累积之后的一种行为习惯,能够为飞行器研发提供确定性保障,对规范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至关重要。”

关于飞行汽车的发展前景,苏博士的判断是——2027年将是载人飞行汽车商业化应用的元年,2029年城际空中出行有望逐步实现,到2033年立体出行将规模化落地,成为大众出行的新选择。

未来,我们只需通过手机一键下单,即可享受到立体出行服务,价格约为出租车的2-3倍,真正实现科技普惠!

来源:数字化企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