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婚内打赏00后主播45万并出轨,丈夫索还遭拒,律师解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20:52 2

摘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巨额打赏主播并发展不正当关系,法律如何认定?律师指出,这不仅违背夫妻忠实义务,更涉嫌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热点观察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巨额打赏主播并发展不正当关系,法律如何认定?律师指出,这不仅违背夫妻忠实义务,更涉嫌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高女士在短短9个月内,向00后主播小孙打赏1.8万次,累计金额超过45万元,几乎耗尽家庭积蓄。更令人震惊的是,两人从线上互动发展到线下不正当关系。

丈夫杨先生发现后,要求返还这些钱款,但主播小孙却以“打赏属娱乐消费”为由拒绝。

01 事件脉络:九个月打赏1.8万次,家庭积蓄几近耗尽

这场纠纷源于高女士对直播的沉迷。在结识00后主播小孙后,高女士开始频繁打赏,次数高达1.8万次,总金额超过45万元。

这样的打赏频率意味着高女士平均每天打赏约66次,金额约1667元。这种高频次、高金额的打赏行为已经明显超出正常娱乐消费范畴。

与此同时,高女士与小孙的关系也从线上发展到了线下,两人发生了不正当关系。这种关系明显超出了主播与观众之间的正常互动边界。

当杨先生发现妻子的行为后,他认为这不仅违背了夫妻间的忠实义务,更是未经他同意擅自处分了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要求主播返还这些钱款。

02 法律争议:打赏性质认定与夫妻财产权保护

此类案件的核心法律问题在于如何认定网络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是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任战敏律师指出,高女士与小孙从线上互动发展到线下约会并发生不正当关系,已经超过了主播和观众之间的正常消费范畴。

打赏行为也不属于单纯的娱乐消费,而是以爱意为名进行的,违背了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与社会的善良风俗相悖。

在这种情况下,打赏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的法律行为。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小孙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03 类似案例:司法实践中的裁判规则

在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类似案件中,小丽在婚姻期间打赏主播小高共计204855.9元。

法院审理认为,小丽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夫妻共同财产具有平等的处理权,其打赏行为属于正常的娱乐消费需求,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但由于小丽与小高在直播之外保持暧昧关系,证据显示小高存在明显诱导打赏的语言和行为,法院认定小高的行为存在过错,应就其过错承担相应的返还责任,返还比例酌定为30%。

另一案例中,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程某(网络主播)与吴某(原配妻子)之间的纠纷。

法院认定王某在婚姻期间与程某保持不正当关系,并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及快手平台打赏等方式赠与程某25万余元,该行为违背公序良俗,侵犯夫妻共同财产权,属无效赠与,判决程某全额返还款项。

04 法律依据:民法典规定与最新司法解释

2025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予以规范。

该解释明确,夫妻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在网络直播平台用夫妻共同财产打赏,数额明显超出其家庭一般消费水平,可以认定为“挥霍”。

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此类行为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和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的“挥霍”。

另一方请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请求对打赏一方少分或者不分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05 责任认定:过错分担与返还比例确定

在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任战敏律师看来,高女士自身存在过错,也需承担部分责任,因此杨先生有权要求主播返还部分钱款。

法院在判决返还比例时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打赏金额的大小、家庭经济状况、双方的过错程度以及打赏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

如果打赏行为涉及欺诈,例如主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诱导打赏,那么打赏者有权依据《民法典》第148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打赏行为并追回款项。

《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06 维权途径:收集证据与法律救济

对于处于类似杨先生处境的人士,法律专业人士建议采取以下行动维护自身权益。

收集并保存所有与直播打赏相关的证据,包括直播录像(需完整且未经编辑)、打赏记录(显示具体金额、时间、交易单号等)、与主播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私信等)。

尝试与主播沟通,明确指出其不当行为并要求返还打赏款项;同时联系直播平台,向平台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要求平台介入协调处理。

如果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提交详细的证据材料和情况说明,请求相关部门帮助维权。

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让律师评估案件情况,判断追回打赏的可行性。如果符合起诉条件,可在律师指导下准备诉讼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07 平台责任:内容审核与监管义务

直播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此类纠纷中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平台需要建立内容审核机制,并在发现违规行为时及时采取措施。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治理。

平台在实践中还应建立完善的事前审核与事后追偿机制,在承担顺位返还责任后,可以根据与主播之间的协议进行事后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也明确表示,依法制裁经营者违背销售承诺的行为,通过案例专题发布,明确裁判规则,引领行为规范,树立行业规矩。

网络直播打赏纠纷背后,是传统婚姻财产观念与新兴网络消费文化的碰撞。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为涉婚姻网络直播打赏行为“立规矩”,明确未经配偶同意用夫妻共同财产超额打赏可视为“挥霍”。

这不仅为司法裁判提供了明确指引,也给直播行业敲响了警钟——平台需要加强自律,主播需要遵守职业规范,用户需要理性消费,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来源:阿泽聊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