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葡萄”书记直播带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19:30 1

摘要:早在2012年,陈集镇刚以200亩规模起步发展葡萄产业时,王继成就一头扎进了葡萄园。从跟着专家学修剪、控温,到推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落地,他陪着葡萄产业园一步步扩大到6000亩,看着阳光玫瑰凭借“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身份打响名气。在这一过程中,以葡萄

今天

《人民日报 》

聚焦陈集镇

阳光玫瑰葡萄丰收的喜人景象

这份丰收的喜悦

如何更快地“甜”进千家万户?

答案藏在这位“葡萄书记”的手机里

当玫瑰香飘进直播间

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正带着露珠与甜意悄然上演

镜头前

他轻捏果肉

饱满的果粒弹性十足

屏幕后

订单如潮水般涌来

3万斤葡萄一售而空

从田间地头的“种果人”

到直播间里的“卖果人”

王继成

用一部手机

为这批甜蜜果实

打开了通往全国的新通道

“家人们凑近看!

这串刚摘的阳光玫瑰

果肉Q弹、果粒饱满

咱们现场剥一颗尝尝

还带着淡淡玫瑰香!”

在陈集镇葡萄产业园里

“葡萄书记”王继成

手持一串晶莹的阳光玫瑰

对着镜头展示果肉质地

直播间内评论区不断刷屏

“看着就甜”“想尝尝”

的弹幕不断滚动

订单量实时攀升

9月13日晚

一场“果香四溢”的助农直播

正火热进行

早在2012年,陈集镇刚以200亩规模起步发展葡萄产业时,王继成就一头扎进了葡萄园。从跟着专家学修剪、控温,到推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落地,他陪着葡萄产业园一步步扩大到6000亩,看着阳光玫瑰凭借“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身份打响名气。在这一过程中,以葡萄行业协会党支部为中心,各葡萄种植村党支部开展联建共建,将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从业主体紧密凝聚在党组织周围。通过深化与南京农机研究所、省农科院的技术合作,葡萄种植标准进一步提高,为阳光玫瑰的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如何让外地消费者也能及时尝到新鲜葡萄,成了王继成的心头事。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邻镇靠直播卖农产品的热闹场景,他心里有了主意:“咱们的阳光玫瑰品质这么好,也该用直播让更多人知道!”

刚开始直播时,王继成可不是现在这般从容。“第一次面对镜头的时候,紧张的说话都卡壳。”他笑着说。为了把直播做好,他每天清晨就到葡萄园记录阳光玫瑰的生长状态,晚上则对着手机琢磨网友喜欢看什么——是果园的种植日常,还是果实的口感测试,反复研究直播话术和镜头呈现技巧,模拟不同场景下与网友的互动方式,只为更精准地向大家推荐优质的阳光玫瑰。

这次直播恰逢葡萄成熟季,王继成凭借对阳光玫瑰的专业讲解、真实的种植故事分享以及优惠的购买价格,不仅吸引了大量网友观看,更创下了6000单的销售纪录,采摘的3万多斤阳光玫瑰一扫而空。

除了线上发力,线下市场的拓展同样稳步推进。陈集镇与南京“信必达”“盒马鲜生”等企业开展订单种植合作,今年已成功签订200万斤阳光玫瑰采购协议,以技术和市场双向驱动“陈集葡萄”向订单化、精品化发展。

为了让阳光玫瑰“卖得好、走得远”,王继成没少下功夫。他推动产业园建立标准化供应链:采摘时按果粒大小、成熟度分级,用印有“陈集镇国家地理标志”的专属包装盒分装,还对接了冷链物流,确保从果园到消费者手中,48小时内新鲜直达,有效帮助种植户实现保价增收。同时,他还在直播里展示园区的观光采摘步道、葡萄主题打卡点,不少网友看完直播后,专门趁着周末带着家人来园里体验,让“线上带货”和“线下引流”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今

王继成的直播间

成了陈集镇葡萄产业的“新窗口”

阳光玫瑰不仅销往全国多个省份

还带动100多名农户增收

从穿梭在葡萄架间的“种果人”

到镜头前的“卖果人”

王继成

用直播打开了乡村产业的新赛道

随着越来越多农户跟着学直播、做电商

陈集镇的阳光玫瑰

正串起一条更宽广的“富民路”

编辑:朱玖玖

审稿:王 晔

签发:陆 宁

精彩回眸

来源:宿城在线一点号

相关推荐